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从“徒步任山河”探寻思政课“出圈之道”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委组织部 林思慧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宁夏固原市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的师生凌晨5点出发,徒步百里山路,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先烈。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以30年的坚持和“我们会继续传承、行走下去”的宣示,激励学校师生,触动社会各界,启人深刻思考。各级各类学校当从“徒步任山河”探寻思政课“出圈之道”,用好用活文化资源,创新思政课“打开方式”,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挖掘红色资源、精选授课题材,厚植信仰根基。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每年开课前夕,学校都会以主题班会、红色影片展播、学唱革命歌曲等方式,让学生厚植历史认知,全面了解活动背景,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增进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华民族的情感,把“红色火种”播撒在学生心间。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政课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各级各类学校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融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持续丰富“思政课”理论教育新模式,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等多种形式,打造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的红色课堂。遵循教育规律,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循序渐进、量身定制、精准滴灌,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引导青少年学生用心感悟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增知识、明道理、强信念,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突出实践育人、延展学习空间,促进知行合一。“一万次说教不如一次刻骨铭心的行走。”这场30年的青春接力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跋涉15个小时,往返108里,让学生们沿着先辈们战斗过的道路徒步,身临其境触摸历史的痕迹,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在学生心中植下了“团结、坚持、信仰”的种子。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思政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所学,将道德品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各级各类学校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持续强化“大思政课”的实践指导意义,积极推进思政课建设改革创新,探索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实践课堂,设计实践性强的教学环节和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在亲眼所见、亲耳聆听、亲身感受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感悟精神,完成知识的内化和升华。在思政课的实践应用中,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磨砺坚强意志、强化责任担当、提升能力本领,以实际行动回报人民、服务社会、造福群众,真正让思政课真正成为滋养青少年成长的精神沃土。

强化多元参与、凝聚育人合力,营造浓厚氛围。宁夏固原“行走的思政课”由学校自发组织,当地政府与社会各界主动护航保障,将课堂延伸至广阔天地,形成了显著的社会影响和正向反馈,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思政课教育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的“独角戏”,而需要多方各司其职、勠力同心下好“一盘棋”。政府要发挥统筹规划作用,制定相关政策、优化资源配置,为学校思政课建设解下包袱、扫清障碍、注入动力,政校协同高效推进课程改革。学校要担当育人主体职责,坚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以创新举措深化思政课程建设,通过优化师资培养、完善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育人等路径,确保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家长需以自身言行潜移默化给孩子做榜样、树标杆,打好“家校共育”组合拳。各方应凝聚共识、理清思路、因地制宜,不断细化各类方法措施,“多管齐下”推动思政课建设工作“掷地有声”,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全力以赴、不懈奋进。

发布人:爱读书的东北麻花 发布时间:2025-4-7 08:54 收藏 阅读人次:2769

初审:七七 编辑:亦风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