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四月,艳阳高照,绿意涌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丰台区永定河畔植树点参加义务植树。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第13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绿化祖国必须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新时代,新征程,广大青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四库”联动,主动成为造林绿化的“弄潮儿”,为建设美丽中国,共同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青年力量”。
涵“水”为库,绘就“碧波荡漾、绿水长流”的和美画卷。“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森林被誉为“绿色水库”,在涵养水源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能够达到“雨天能蓄水,晴天能出水”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持续努力,塔克拉玛干沙漠戴上了‘绿围脖’,科尔沁沙地正重现草原风光,成绩来之不易。”从“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绩。通过植树造林,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有效调控河川径流,减少水土流失,为江河湖泊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水源。新时代,新征程,广大青年要深入践行“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殷殷嘱托,多谋“打基础”“固根本”“谋长远”的好事,多干“生态红线划定”“天然林资源守护”的实事,多想“蓄水于山”“固碳于木”的方法,持续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滋养万物生灵,努力让“碧波荡漾、绿水长流”的和美画卷永驻人间,让“只此青绿”成为美丽中国最动人的色彩。
聚“财”为库,绘就“生态帮扶、产业拓渠”的富裕画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森林是蕴藏万亿级价值的“绿色银行”,木材、林下经济作物为林农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益。同时,依托森林景观开发的生态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的发展。当前,植树造林的时代意义空前彰显,正在书写“叶子变票子、空气变财气”的生态经济学,不断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更加注重‘兴业’,多用改革的办法用活林草资源,壮大林草产业。”作为新时代青年,要聚焦林业产业发展,一方面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主动“造林”“护林”。另一方面主动参加“西部志愿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走入乡野,走进田间,带着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发展林下旅游、养老康养、研学教育、森林文化等新业态,拓宽百姓致富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发展动力与活力。
积“粮”为库,绘就“稻浪翻腾、仓廪充实”的富饶画卷。仓廪实,天下安。莽莽青山也是“丰收粮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要求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必须让“中国粮”牢牢装满“中国碗”,让“中国人”牢牢端住“中国碗”。作为青年一代,要主动躬身于美丽中国建设一线,聚焦“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这件大事要事,积极参与科学研发,实施良种、良法和良技改良计划,打破“卡脖子”束缚,研发更多的“粮食芯片”。要持续发挥好森林降低风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等改善农田小气候作用,运用垂直农业技术提升单位产出,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良林木性状,链接数字平台实现产销精准对接,创新“政府+公司+集体经济+农户”新型农业产业化运营模式,不断延伸森林食品绿色供应链,全面提升优质森林食品供给能力。
固“碳”为库,绘就“增绿固碳、植树降碳”的和谐画卷。森林作为重要的“碳库”,其固碳能力备受关注。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将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良好生态,人人共享,美丽中国,合力共建。广大青年要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担当,聚焦固“碳”为库,提升碳汇能力,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保卫战,做好系统治理“大文章”,当好植绿增绿“先行者”,当好原生态风貌“守门人”,通过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实现固碳、降碳的目标。同时,要激活“人人为生态,处处添绿色”的鲇鱼效应,通过发动人民、动员人民,充分调动个人创造性与积极性,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绿色出行的“铮铮誓言”,主动参与到志愿活动中,不断增强全民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自觉,汇聚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