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选调札记:我在村里当“禾”伙人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鲤鱼塘镇人民政府 永兴县委组织部 代益香 曾翔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选调生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后备干部,需要通过基层实践锤炼党性、成熟思维、增长才干。因此,驻村锻炼是选调生培养的重要环节。2023年8月,根据组织安排,我来到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鲤鱼塘镇申明亭村担任党总支书记助理,正式开启了“禾”伙人之旅。时光匆匆,五百多个日夜仿若沉甸甸的稻穗,带着收获的厚重感悄然坠落,回首这段驻村岁月,我与村“两委”成员并肩作战,用心守护“禾苗”成长、全力支撑“禾杆”挺立、巧妙发挥“禾秸”余热,共同绘就了乡村振兴的斑斓画卷。

用心守护“禾苗”成长

孩子是乡村的未来,是这片土地上最娇嫩却又最充满希望的“禾苗”。春节期间,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拥有一段欢乐难忘的童年记忆,我们面向全镇召集“禾”伙人,精心筹备了“益童逐梦 心启未来”关爱留守儿童春节联欢晚会,20多名喜爱艺术、热爱表演的儿童与各村儿童督导员共同为大家带来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然而,孩子们的成长不仅需要欢乐,更需要心灵的呵护。在日常的交流与观察中,我们越发意识到,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更容易产生抑郁和焦虑。于是筹办心理游园会提上日程,我们力求通过一系列趣味游戏,帮助留守儿童减少心理困扰,向着阳光茁壮成长,为乡村的明天积攒能量。

全力支撑“禾杆”挺立

青中年群体无疑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如同那笔直粗壮、傲然挺立的“禾杆”。为了给他们“充电加油”,我们专门开设了夜读班。在语言表达课上,村干部们从最初的羞涩内敛、词不达意,逐渐变得侃侃而谈,能够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对乡村发展的见解;在公文写作课上,不少人学会了规范地撰写项目申请书、工作总结等实用文稿,为争取外部资源、记录乡村发展历程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全力争取中省扶持项目资金建设粮食烘干加工厂,项目建成后,不仅能解决粮食晾晒损失大、人工成本高、场地不足、“靠天吃饭”等问题,还能为青中年群体提供更多施展拳脚的舞台,让他们挺直腰杆,向着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

巧妙发挥“禾秸”余热

村里的老人们是历经岁月沧桑、沉淀智慧的“禾秸”,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我与村“两委”深挖“明初设立申明亭”这一历史资源,将“申明教化、明刑弼教”的传统理念与现代基层治理相结合,打造“申明亭调解工作室”,并组建以“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族长、老模范)为核心的调解员队伍。2023年以来,“五老”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以“长辈身份+乡土智慧”化解矛盾纠纷近20件,其中家庭矛盾占比超40%,实现“小事不出亭,矛盾不上交”。我们还创新实施“青蓝工程”,采取“老带新、传帮带”模式,培养年轻调解骨干。目前,已有3名“80后”“90后”加入调解队伍,其中2人成为独立调解员,确保调解事业薪火相传。

经过五百多个日夜的驻村历练,我从初出茅庐的“外来客”成长为大家认可的“村里人”。未来,我将继续扎根这片土地,书写更多更加精彩的“禾”伙人故事。

发布人:12371网友d6mwae 发布时间:2025-4-8 09:36 收藏 阅读人次:1501

初审:王嗣音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