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李花染春霞,千亩杜鹃映山红,梯田花海翻粉浪……仲春时节的四川省旺苍县,处处涌动着斑斓的色彩。游客们漫步花间小径,或驻足拍照,或闻香品茗,在花海中感受着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近年来,四川省旺苍县以党建为引领,紧扣“一村一特色”发展思路,将“花资源”转化为“美经济”,通过“花旅融合”“花产结合”“花文互促”,串起乡村振兴的“多彩链条”,让朵朵鲜花成为富民强村的“幸福密码”。
党建引领合作社——李韵新村迎客来
“每年脆红李花盛开时,村里非常热闹,游客们赏李花、吃农家菜,周末能来上千人。”在旺苍县张华镇松浪村的脆红李园区里,村民李大姐笑着说。这片占地300余亩的脆红李树林,春日繁花似景,夏日硕果压枝,已成为周边游客的“网红打卡地”。谁能想到,曾经的松浪村是个“空壳村”,土地零散、产业薄弱。2017年,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松浪花开”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引进“脆红李”“青翠李”等优质李种,建成标准化李园。党支部书记伍凯带着党员带头干,邀请农科院专家驻点指导,推行“统一管护、统一销售、统一品牌”模式,还开发了“认养李树”等体验项目。
为拓宽销路,合作社搭建电商平台,举办“脆红李花节”“脆红李采摘季”。2024年,李园综合收入突破60万元,带动3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1200元。“现在村里路宽了、景美了,年轻人也回来了,脆红李花真正成了‘致富花’。”村民伍明献说。
盘活撂荒兴产业——樱花胜境展新姿
在旺苍县白水镇大埝村的山坡上,千亩茶园的樱花迎春绽放,粉白相间、烂漫如云,与层层叠叠的梯田相映成趣。微风拂过,花瓣如雪花般轻盈飘落,游客们穿梭花间拍照留念。村民曾大爷在茶园樱花树下,笑盈盈地说:“以前这坡地荒着没人管,杂草长得比人高,现在花开成海、茶树翠绿,游客一拨接一拨,咱的钱袋子也跟着鼓起来了。”
大埝村曾有500余亩撂荒地,长期闲置导致土地贫瘠、效益低下。村“两委”整合零散闲置土地,创新采用“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引进红叶樱花、染井吉野樱、关山樱等优质樱花品种,积极探索“花经济”促进茶农旅融合新业态。公司统一提供樱花苗木、种植技术和管护培训,农户负责日常照料,花期时推出“樱花漫步”“汉服旅拍”“花间茶会”“踏青采茶”等体验项目,果期则制作销售樱花茶、樱花饼、菜籽油等特色农产品,让土地从“荒山坡”变身“百宝园”。
三产融合拓新篇——芍药花香产业兴
人间四月,繁花似锦。旺苍县英萃镇新房村的千亩芍药花田迎来盛花期,粉白相间的花海沿着起伏的山势铺展,清幽花香随风漫溢。在道子梁顶端观景台上,游客们或举着手机定格花影,或坐在石阶上任由清风拂面,享受山野和花带来的片刻宁静。电商店铺里新鲜的竹笋、牛肉和菌菇礼盒等特色商品琳琅满目,勾勒出一幅“农业打底、文旅添彩、加工增效”的三产融合新图景。
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新房村的蜕变正是旺苍县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我们以花为媒串联三次产业:一产做优特色种植,二产做强加工转化,三产做活农旅融合,让村民在全产业链中共享增值收益。”英萃镇副镇长介绍,自2018年以来,成功解决12人长期就近务工问题,400余人次季节性务工的难题。合作社2020年至今分红近50万元,2024年分红10.15万元。辐射带动全镇500余户种植香菇木耳,产品销往福建、浙江等地。
从“一花独放”到“百花齐放”,当花香融入产业,当美景变为“钱景”,旺苍正以朵朵鲜花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勾勒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