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坚持因地制宜,精心做好“土特产”文章,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益、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逐步解锁乡村产业振兴密码。
深入挖掘“土”的资源,走好生态优先、科技驱动的“品质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物产。怀宁地处北纬30°线附近,属低山丘陵地貌,生态优越,气候湿润,土壤有机质高,丘陵土壤90%以上为红壤、黄棕壤,呈酸性至微酸性,是蓝莓种植的天然基地。近年来,怀宁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拓宽“两山”转换通道,因地制宜发展蓝莓产业,种植面积达9.3万亩,挂果面积6万亩,鲜果产量3.6万吨,建立蓝莓省级林木良种基地,与安农大共建皖西南综合试验站,选育“奥尼尔”“绿宝石”等30余个高花青素品种,持续推动科技赋能蓝莓全产业链发展,建成集冷链、仓储、分拣、深加工、交易为一体的蓝莓产业园,蓝莓深加工年处理能力达7万吨。运用“5G+物联网”技术,搭建“智慧蓝莓”平台,构建7个智慧蓝莓应用场景,实现对蓝莓实时远程监测与诊断,实现从种植到仓储的全程数字化管控,国内首个“蓝美1号”蓝莓花色苷提取生产线在怀宁县蓝莓产业园正式投产。
持续放大“特”的优势,打造文化赋能、全球竞速的“品牌路”。产业振兴,品牌要先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以品牌建设为画笔,围绕土特产,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怀宁县通过系统性战略布局,将“怀宁蓝莓”地理标志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走出了一条兼具文化深度、科技高度和产业厚度的特色发展路径。以“蓝莓之乡”为核心IP,连续举办六届怀宁蓝莓文化旅游节,融合马拉松赛事、蓝莓采摘体验、非遗展演等元素,一年吸引游客超25万人次,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打造“北纬30°莓”文化符号。同时积极构建全球品牌矩阵,建立“五统一”品牌管理体系(统一品牌、分选、包装、定价销售),出口至东南亚、欧盟等市场 ,成为安徽省唯一入选“我喜爱的中国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将“土特产”真正成为展现怀宁独特魅力的重要平台和“金色名片”。
不断推动“产”的融合,拓展三产联动、价值倍增的“融合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怀宁县推进农旅文商深度融合,探索多业态、多层次发展模式,依托蓝莓种植园,打造“独秀故里、蓝莓之乡”文旅名片,建成独秀山农文旅融合景区,获批4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成功举办六届怀宁蓝莓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推动产业延伸发展;推出系列乡村产业研学,打造“蓝莓+康养+研学”模式,建设独秀山公园、马拉松生态廊道等主题景区,开发蓝莓主题民宿、蓝莓商业街,形成“春赏花、夏采果、秋品酒、冬养生”四季业态 。通过三大路径协同发力,怀宁蓝莓实现了从单一农产品到百亿产业集群的跨越,为地理标志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怀宁样板”。以“小蓝莓”撬动“大经济”,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打造产业集群,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农民增收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