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招招给力”让党员教育培训“精准有力”

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东坑镇人民政府 曾文洲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工程,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关键抓手。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面对新时代党员教育的多元需求与复杂挑战,需以“招招给力”的创新思维,在内容设置、形式创新、成果转化上持续发力,实现教育管理的“精准有力”。

在培训内容上出“真招”。党员教育培训要“精准”,应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小切口”撬动思想教育的“大格局”。精准需求调研,找准教育“靶心”,通过建立“双向反馈”机制,开展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大数据分析等,动态掌握党员的思想困惑、能力短板和实践需求。对年轻党员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对老党员深化红色基因传承,对基层党员侧重治理能力提升,确保内容与需求高度契合。要分层分类施教,构建“立体化”内容体系,按党员职业、年龄、岗位等维度分类设计课程。对机关党员突出政策理论与作风建设,对企业党员聚焦技术攻坚与产业政策,对农村党员强化乡村振兴与实用技能,形成“一类一策”的差异化内容供给。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内容“常学常新”。结合党的创新理论成果、重大决策部署及社会热点,定期更新课程库。建立“理论学习+实践案例+政策解读”三位一体内容框架,推动教育内容与时俱进、贴近实际。

在形式创新上出“妙招”。传统教育模式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党员的学习习惯,创新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造“沉浸式”体验,推行“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线上依托“云端课堂”、移动终端等平台,开发微党课、短视频、互动答题等;线下通过“车间微课堂”“庭院党课”等场景化教学,增强学习的便捷性与感染力。强化互动参与,激活“主体性”角色,形式上引入案例研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通过“揭榜挂帅”“金点子征集”等活动,鼓励党员在破解发展难题中深化理论学习,实现“学思用贯通”。强化激励保障,通过建立“学习积分+实践考核”双轨评价机制,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在成果转化上出“实招”。党员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推动学用结合,需打通从理论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完善学用结合机制,建立“教育培训—实践锻炼—成效评估”闭环链条。如在基层治理、产业攻坚等领域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岗”,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健全长效评估体系,通过跟踪回访、群众评议、项目验收等方式,评估党员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中的实际表现。将评估结果纳入党建考核体系,倒逼教育实效提升。发挥成果辐射效应,鼓励党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经验分享、政策宣讲、技术推广等行动,形成“一人带一片”的辐射效应。

党员教育培训“精准有力”,既是方法论,更是实践论。从“小切口”的内容革新,到“小鼓励”的形式创新,再到“小点滴”的成果转化,每一“招”都需紧扣党员需求、时代脉搏和发展大局。唯有如此,才能将教育培训的“软实力”转化为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硬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队伍。

发布人:写呀写呀写材料 发布时间:2025-4-11 13:44 收藏 阅读人次:1577

初审:林竹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