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基层干部要读懂的三本书

湖南省衡阳县石市镇人民政府选调生 洪玲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毕业即将一年,脱下白大褂戴上草帽,从精密配置的实验室走向充满泥土芬芳的基层旷野,变的是学习的地点,不变的是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和对自身素质的严格要求。

善读理论之书,在字斟句酌中厚植治理底气。理论学习都是夯基固本的“必修课”。记得在一次耕地整治党政联席会上,“双零行动”“占补平衡”“耕地抛荒”等术语如同“拦路虎”,让初涉基层的我翻开笔记本却像看“天书”,整场会议听得云里雾里,一种本领恐慌感顿时在心中翻涌,当即决定给自己制定“补课”计划。每日逐字批注专业术语,遇模糊概念必查政策原文、必问业务骨干,努力做到底数清、概念明、政策通;对照实操案例研学,在具体场景中拆解政策逻辑、推演执行路径,力求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如今,再遇到村民问起“厕所革命”“光伏下乡”等政策时,我既能用“群众语言”讲清惠民政策,也能用专业表述说透执行标准,看到村民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我才逐渐明白,只有把“文件语言”翻译成“民生温度”,让“专业术语”接上“泥土气息”,才能在字里行间读懂时代命题,在田间地头找到破题答案。

善读实践之书,在摸爬滚打中淬炼治理本领。从不会到会,离不开学习积累;从会到熟,靠的是实践创新。那些在实验室打翻的试剂瓶、在调解现场冷场的沉默、在稿纸上划烂的修改痕迹,时刻提醒着我,真正的成长从不是简单地的知识搬运,而是在现实土壤里重新“培育”认知的过程。会做不是目的,做好才是追求。对科学研究的追求,不能仅满足于0到1的突破,而是要在熟谙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创新实验方法,优化实验设计,开拓出从1到N的研究路径。同样,对基层事务的治理,不能只满足于完成指标任务,而是要在走村入户的脚步丈量中、在家长里短的倾听交流中、在矛盾纠纷的调解斡旋中,打破惯性思维,突破传统路径,注重经验沉淀与转化,通过科技赋能、多元协同等方式,让基层治理在“老办法”里长出“新枝桠”,在“摸爬滚打”中蹚出“新路子”。

善读挫败之书,在焐热石头中顿悟治理真章。所有耀眼的成功背后,都藏着无数次与挫败对话的时光。即使是拥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老支书在面对群众“不买账”时,也只能感叹“基层工作是焐热石头的功夫,急不得也恼不得”,更何况是刚踏入基层工作的“小白”,因此更要摆正态度,放下“讲道理”的急切,学会“拉家常”的耐心,主动放下架子、沉到一线,把“门难进、脸难看”的抵触焐热成“递茶杯、搬板凳”的信任,把“为什么行不通”问成“怎样能行得通”,把“群众的沉默”聊成“敞亮的实话”。老支书的经验之谈从来不是空泛的道理,他那句“基层没有解不开的结,只有没走够的路、没聊透的天”,正是对“焐热石头”功夫的生动注解。

发布人:彳亍 发布时间:2025-4-11 15:53 收藏 阅读人次:2155

初审:霄冰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