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守望尕海湖:我在高原湿地写下初心答卷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镇人民政府 王海乐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从踏上尕海草原的那一刻,我就把自己融进了这片流动的碧玉。在甘肃省碌曲县尕海镇工作的四年时光,如尕海湖面的晨雾般流转,见证着我在“中华水塔”守护线上的成长轨迹。

灵动的黑颈鹤,深情的草原约。每当晨曦穿透尕海湖的薄雾,成群的黑颈鹤便会展开优雅的双翼,在湿地与天空之间书写诗行。这些高原精灵教会我基层工作的真谛——既要像候鸟感知季候般体察民情,又要如留鸟坚守家园般扎根群众。记得初次走访牧场时,牧民扎西家的牦牛因草场退化瘦骨嶙峋,小姑娘卓玛趴在帐篷里写作业的身影刺痛了我的心。我们既说服牧民调整放牧范围,又帮他们在文旅融合中开辟新路,如今扎西家开办的民宿挂满各地摄影家的作品。当黑颈鹤的倒影在尕海湖面轻轻摇晃,我读懂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同频共振。

跃动的酥油灯,温暖的连心桥。基层工作就像打酥油茶,需要用心把党和政府的政策与牧民的期盼充分交融。在秀哇村宣传“草畜平衡”政策时,藏族老阿妈捧着铜制酥油茶壶倒奶茶时,我懂得了,小小一杯奶茶,一头连着乡村、牧民,一头连着党员干部。牧民们享受到政策红利、拿到禁牧补贴喜笑颜开时,我明白了,在海拔3500米的高原,政策的温度比太阳更暖人心。现在每个牧户帐篷里都存放着我们印发的“宣传手册”,上面既有草场承载量计算公式,也有孩子们画的湿地风景。

静谧的尕海湖,奋进的初心轴。在这里,我学会了用脚步丈量民情。暴雨冲毁牧道时,我们扛着铁锹在泥浆里开辟生命通道;开展“擦亮尕海湖之眼活动”,干群齐动整治身边环境;风雪交加的夜晚,我们裹着军大衣在牧民定居点值班。如今,看着尕秀现代帐篷里来往的游客,听着动人的《尕海湖》歌谣,我更加确信:守护高原的是科技背后炽热的为民初心。

又到黑颈鹤北归的季节,尕海湖的冰层下已有春水涌动。望着牧民新村里升起的炊烟,我轻轻抚摸胸前的党员徽章。这片被称作“高原肾脏”的湿地知道,新时代的基层干部,正以生态卫士的姿态,在黄河上游谱写着绿色发展的诗篇。当“全域旅游无垃圾”的招牌在晨光中闪亮,我仿佛看见,尕海湖的涟漪里荡漾着乡村振兴的密码,黑颈鹤的羽翼下庇护着绿水青山的诺言。

发布人:12371网友kfptbl 发布时间:2025-4-11 16:20 收藏 阅读人次:838

初审:霄冰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