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省泸西县向阳乡沙马村人参果分拣中心,清甜的果香扑面而来。党员志愿者们正在协助当地妇女分拣新鲜到货的人参果,颗颗金黄饱满的果实经过“体检”后,被精准分入不同规格的包装箱,即将销往全国各大市场。
得益于当地低海拔、温差大等自然条件,向阳乡种出的人参果不仅皮薄肉厚、鲜嫩多汁,且植株坐果率高、质量上乘,深受市场青睐。近年来,向阳乡以“党建引领、夯实基础、产业奔康”的发展思路为指导,积极探索人参果产业新发展模式,按照“党组织+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引进收购商,建立分拣仓储中心、农特产品交易中心,提供农产品流通服务等,带动当地群众大力发展人参果种植,并将产业链从田间地头延伸到市场终端,让人参果产业逐步迈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截至目前,全乡共种植人参果1700亩,预计可实现收入2600万元,原本只能在本地集市散卖的“山疙瘩”,通过精美包装蜕变成了身价倍增的“金果果”。
人参果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催生了大量用工需求,从种植、采摘、装箱等环节均需大量劳动力,乡党委依托建设“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工作,以党建为纽带串联产业要素,推动资源变“车间”、产业进“车间”,为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务工提供岗位支撑,让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在这个厂里边分拣打包,一天能赚100至200元,在家里也可以照顾老人小孩,不用跑很远的地方打工”,正在分拣的当地妇女蔡春花笑着说:“这个分拣中心让我们真正实现了务工不离村、致富不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