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驻村故事:做一粒扎根振兴土地的种子

四川省射洪市太乙镇富强村驻村第一书记 魏洋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阳春三月,走进四川省射洪市太乙镇富强村,3500亩金色油菜花海迎风盛放。置身其中,就像被春风不经意推到了别具匠心的“金色漩涡”。富强村将油菜花的“颜值”变现为群众致富的真金白银,接棒“年味经济”,撬动“春日经济”。

富强村航拍图


初到:从外来户到“自家人”

2023年9月,我背着行李踏进射洪市太乙镇富强村时,天空飘着细雨。村口易地搬迁的新居前,几位老人正闲话家常,见我提着行李走来,目光里带着几分好奇和期待。那一天,我的身份从企业干部变成了驻村第一书记,而这场雨,似乎预示着我要在这片土地上浇灌出新的生机。

头一个月,我跟着村“两委”走遍了全村8个村民小组,遍访了全村668户群众。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成了我的办公室。记得在2组走访时,谭孃家的情况让我揪心。她拄着木棍站在屋檐下,脚上缠着发黄的纱布,屋里药味刺鼻。“骨髓坏死,治了两年,钱像水一样流……”她低头抹泪,身旁的小孙子攥着半截铅笔,作业本上字迹歪歪扭扭。当天晚上,我和工作队翻遍了政策文件,凌晨两点还在给镇卫生院打电话。一周后,我们不仅帮她办好了二次医保报销,还协调村公益性岗位让她负责文化广场保洁。她孙子申请到“雨露计划”助学基金那天,孩子跑来找我,脸上笑出了两个酒窝:“书记,我以后也要考大学,回来帮村里!”

春节前,我正在宿舍整理监测户台账,忽然听见敲门声。开门一看,谭孃端着一碗腊肉站在门外,碗里还冒着热气:“书记,自家腌的,你尝尝!”

破局:办好群众心头“要紧事”

“开会不能光念文件,得让大伙儿说心里话!”第一次主题党日活动上,老党员匡叔的话让我反思。后来,我们把“三会一课”搬到了稻田边、晒谷场。

开展“到村民中去”坝坝会

为了丰富群众的“夜生活”,秋收后的一个傍晚,我在村办公室院里支起投影仪,播放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几十号村民挤在板凳上,看到电影里村干部带乡亲修路时,有人喊了句:“咱村的路啥时候能拓宽?”这话像火星子,瞬间点燃了讨论。我将此事牢牢记在心头,通过努力争取项目,几个月后,6公里长的产业路通了,收割机轰隆隆开进田里,村民老李摸着新铺的水泥路直咂嘴:“这路修得和城里一样的平整!”这一年,村里装了太阳能路灯,水渠和机耕道修到了每块土地边,监测帮扶户的台账从37页缩到了5页。但比这些更珍贵的,是村民见我不再喊“领导”,而是“小魏书记”。

蝶变:油菜花开出“致富经”

今年春天,富强村3500余亩的油菜花海成了各大媒体和抖音的热门。金黄的花浪里,游客举着自拍杆穿梭,农家乐的灶台烧得通红。可谁能想到,以前这里还是一大片零散的撂荒地?通过采用“党总支+合作社+农户”发展新模式,全村积极发展优质粮油、稻鱼综合种养等产业,动员农户将土地入股,集中村里4000余亩土地进行股份制运作,不但带动村集体经济壮大,也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如今,借着粮油产业的“东风”,我和村“两委”抓住赏花经济,在村里建起观景台、架起“网红秋千”,举办了首届油菜花节。民俗表演、农旅体验、特色集市等多元活动交织,吸引众多游客共赴春日之约,比过年还热闹。王大姐在观景平台边支了个小吃摊子,逢人就笑:“咱这‘土疙瘩’还真成金疙瘩了!”

开展太乙镇富强村第一届菜花节

我在村口种了一棵桂花苗,老匡路过笑我:“这树长得慢,等你任期满了也闻不到香!”我摇摇头:“等它开花时,咱村肯定比现在更美。”脚下的土地依然沉默,但我知道,每一粒种子都在扎根。

发布人:落落大方 发布时间:2025-4-15 09:31 收藏 阅读人次:2332

初审:江容 编辑:亦风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