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田村古建筑群坐落于湖南省常宁市庙前镇,系湖南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民居聚落之一,被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清代中期扩建形成现存格局,至今已延续六百余年。现存明清至民国时期宅院100多幢、天井200多座、巷道108条,建筑群总面积达14000平方米。青砖灰瓦间可见雕花门楣、石刻窗棂等精美构件,堪称我国南方地区罕见的明清古建筑聚落标本。
庙前镇中田村抢抓文旅融合发展机遇,立足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积极探索和实践乡村振兴新路径。按照“修旧如旧、活化利用”的文物修缮标准,系统推进中田古民居保护性开发工程。在基础设施提升方面,全面完成古村公所乡村大舞台修复、李氏宗祠青砖地面铺设、残垣断壁清理等11处古建筑修缮工程;在文化空间营造方面,精心打造书法、版画、剪纸三大艺术创作基地,构建“建筑遗产+非遗传承+艺术创作”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目前,庙前镇中田村依托焕新的文化载体,已成功举办乡村音乐会、非遗文化展等6场特色文旅活动,吸引大批游客慕名前来,激活了庙前镇文旅消费市场,探索出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路径。
庙前镇中田村坚持践行“保护性利用+地域性创新”发展理念,着力在中田古民居的文物保护和商业开发中探寻平衡支点,重构古民居产业格局,引入社会资本运营,发展特色餐饮民宿、打造古民居“内景观”。依托三大艺术创作基地,积极构建“文旅+直播+电商”模式,邀请12名常宁本土主播入驻,带动黄精、尾参、湘莲、生姜等本土农特产品销售,日销售额可达上万元,逐步通过商业化运营把中田古民居打造成为文旅经济的新增长点,增加古民居的造血功能。
庙前镇将锚定古村振兴多维共生发展路径,以三维同构体系重塑乡村价值:一守空间之魂,构建“山水—聚落—人文”全景保护网络,在巷道肌理中嵌入民俗体验馆、乡愁记忆馆等文化节点;二筑发展之基,按照“旅游服务+民生改善”双轮驱动思路,规划建设古樟林荫道、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打造山水田园交织的慢行系统;三活文化之脉,以节气民俗展演、乡土美育工场等载体实现“环境精美化、文明可视化、传统场景化”。通过“传统空间活化+生态文化耦合+民生福祉提升”的振兴实践,打造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兴得起产业的古村新生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