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执“绿”为笔绘就绿富同兴新画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团委 农琦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植树造林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一环”,并提出“三个更加注重”,为新时代推进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嘱托,领会更加注重“提质”、更加注重“兴业”、更加注重“利民”的深邃内涵,执“绿”为笔绘就绿富同兴新画卷。

更加注重“提质”,护“绿”向美绘就国土绿化生态图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扩绿,就是要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适地适树、适时适法,种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国土绿化绝非简单的“见缝插绿”,而是生态质量的系统性跃升,需要以系统思维、务实举措推进。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更加注重‘提质’”的要义,多措并举推动生态优先战略实施,让更多的“不毛之地”变为“塞上绿洲”。一方面,构建“全域统筹+精准修复+长效管护”的质量提升闭环,将山水林田湖草视为有机生命体,通过科学规划打破生态孤岛,实现生态系统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建立“生物多样性+碳汇增量+水土保持”的多维质量评价体系,运用卫星遥感、物联网技术构建天地协同的监测网络,实时捕捉生态系统的“健康指数”,推动绿化工程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飞跃。在技术层面,推行“靶向修复+智能调控”模式,通过生态大数据分析退化机理,采用适地适树、群落优化等科学手段,让每寸土地的生态效能最大化。

更加注重“兴业”,点“绿”成金打造生态经济价值高地。生态经济的勃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跳出“思维定势”,打破“传统路径”,以科学方法和先进理念构建“资源活化—价值转化—产业升级”的循环链条。一方面,要创新生态产业化路径,打造“碳汇交易+绿色金融+生态服务”三位一体的业态矩阵,通过林权证券化、水权市场化等机制创新,将“沉睡资源”转化为“流动资本”。另一方面,要建立“数字赋能+绿色认证”的产业支撑体系,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生态产品溯源平台,以人工智能优化资源配置效率,让绿水青山在数字孪生中实现价值倍增。同时,通过深化“生态+”产业融合,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重点突破生态修复材料、智能监测装备等关键技术,培育专业化生态服务企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与新兴业态协同发展,让生态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更加注重“利民”,逐“绿”而行夯实美丽中国幸福根基。美丽中国的底色是民生福祉,要建立跨区域生态协同机制,通过流域共治、生态廊道联通,打破行政壁垒,让城乡群众共享蓝天碧水、绿荫繁花,不断将“生态清单”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清单”。一方面,完善“纵向补偿+横向交易”的生态利益共享机制,通过碳普惠、绿色积分等制度设计,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在护林巡河、垃圾分类等实践中收获“生态红利”。另一方面,发展“家门口的绿色经济”,培育自然教育、森林康养等特色业态,使生态资源转化为百姓增收的“幸福资本”。同时,要推动生态文明意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将义务植树升华为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实践课堂,通过社区花园共建、阳台绿化评比等活动,让种绿护绿成为生活新风尚,从而更好地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共同体,形成人人尽责、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铁锹入土的闷响,是绿色发展的铿锵足音;新苗舒展的嫩叶,是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三个更加注重”的要义,以系统的思维、务实的举措,夯实生态基底,推动价值转化,绘就绿富同兴新画卷。

发布人:奋斗的小火柴 发布时间:2025-4-15 17:01 收藏 阅读人次:3394

初审:王嗣音 编辑:李一画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