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学严实”三维聚力 一体推动党的作风建设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委组织部 卫家玉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作风建设关乎党的生命力和执政根基。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下,破解“四风”顽疾需以“学”明理、以“严”正身、以“实”兴业,三者辩证统一,共同构筑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精神坐标。

以“学”明理,铸魂补钙,夯实思想根基。学风不正,则作风必浮。当前仍然存在部分干部理论学习流于形式,或满足于“打卡式”学习,或陷于碎片化阅读,导致理论武装“入眼不入心”。王阳明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真知必导向实践。须以“三问”深化学习成效:是否触及灵魂?能否指导实践?有无反面警示?通过专题研讨、案例教学等形式,推动学习从“被动输入”转向“主动转化”,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沉浸式”学习,以红色基地实地教学增强代入感;针对基层干部开设“问题导向”培训班,将理论知识与矛盾调解、产业发展等实际工作结合,确保学以致用。唯有将理论内化为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方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以“严”正身,制度为纲,强化监督效能。严管即是厚爱,纪律严明是党的生命线。作风建设需以制度为“带电高压线”,构建“三位一体”监督体系:一是细化纪律标尺,让铁规发力;二是深化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三是建立“风腐同查”机制,切断作风问题与腐败的转化链条。纪检监察机关需运用大数据技术,整合信访举报、审计报告等信息,构建动态“廉洁画像”,实现精准预警;强化以案促改,通过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形成“查处一案、规范一域”的震慑效应,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作风建设常态长效。唯有以“严”的主基调传承党的纪律基因,方能破解大党独有难题。

以“实”兴业,祛虚向实,锤炼为民本色。形式主义之弊,本质是政绩观错位,重“显绩”轻“潜绩”,重“留痕”轻“实效”。从“指尖上的负担”到“痕迹主义”,从“文山会海”到“过度留痕”,这些虚功虚耗不仅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更严重侵蚀群众获得感。破题关键在于三个“实”,一是导向之“实”,建立重实干、重实绩的考核体系,取消过度留痕指标,把干部从“材料堆”里解放出来;二是行动之“实”,推行“一线工作法”,干部下沉田间地头,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检验作风;三是成效之“实”,建立问题“发现—解决—反馈”闭环,聚焦民生痛点,以群众满意度为最终标尺。唯有以实干赢得民心,方能将作风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

发布人:五星闪烁 发布时间:2025-4-18 09:22 收藏 阅读人次:9272

初审:亦星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