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代序,时光的年轮缓缓转动,我如一粒种子,在希望田野上生根发芽,又像一只新蛹,在广袤土地上破茧成蝶。作为一名选调生,乡间四季都有我的足迹,山川河流都见证着我的奋斗轨迹,我逐渐领悟到奋斗着的青春才是一场独特的生命历程。
打开民情日记,一步一印写满驻村履历。打开“民情日记”,扉页上的“心中有秤,脚下有泥”八个字,瞬间把我的记忆拉回到初入基层时的那段青涩时光。翻阅我的成长履历,从身份转变,到服务群众,在千丝万缕的基层工作中不断解锁更好、更新的工作方法,一路走来,充满艰辛。还记得第一次跟着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老书记下组走访,在此起彼伏的鸡鸣犬吠中穿梭,在满是淤泥的阡陌田埂上行走,一步一印的泥泞足迹在提醒我,基层于我而言,是一本需要重新研读的“无字之书”。从村书记到老党员,他们都是我的良师益友,我虚心向他们请教农村工作的经验和方法,主动深入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与村民们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在基层的山峦间跋涉,正是乡亲们的鼓励与支持,让我褪去“书生气”,成为“新农人”,在从零到一中拔节成长,不断收获幸福的喜悦。未来的道路很长,我继续让扎根基层的根脉向更深处延伸,用不断刷新的佳绩回馈父老乡亲们对我的帮助与信任。
拾捡时空记忆,千家万户填满成长相册。基层事务细小繁杂,每件小事都是构成民生这张“大地图”的一经一纬。在基层的这段日子里,我脚踏实地走遍千家万户,也用真心换来了民心。起初,村民对新产业不理解,新产业的发展面对技术难题和资金问题,我们没有丝毫退缩,通过座谈会、茶话会,邀请“土专家”“田秀才”为村民开设“田间课堂”,详细介绍产业项目的前景和优势增强村民的信心和能力。在日复一日地辛勤耕耘中,我获得了乡村们的信任。他们把我的点滴付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用包容、鼓励与温暖给予我温情回馈,让我愿意一辈子扎根。“此心安处是吾乡”,包容是连接我与他们之间的“情感纽带”,他们包容我的“初来乍到”,努力说普通话与我交流,他们包容我的“新手上路”,总是当我“庄稼地”里的启蒙老师。现在我不断成长,拾捡时空记忆,将一帧帧的温情故事装入成长相册,就在这一村一舍中,我找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答案。
点亮初心灯塔,大事小情盛满奋进箩筐。“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们驾一叶扁舟,遨游于基层山海,虽然与风浪相伴,但是每一次奋楫前行、每一次乘风破浪,都意味着一种难得的经历。我就像一粒种子,向阳而生,开花结果。从为青年创业者“招商引资”,到邀请行家里手帮助“农创客”提升种养技能,从筹办“田园直播间”到促进新业态产业园投入使用……我总是喜欢与乡亲们坐在一起,一壶茶、一条凳、一个话题,一起畅谈越来越美丽的家园、越来越生活化的场景、越来越喜气洋洋的乡野万象。一路走来,我与父老乡亲携手,让自己平凡的工作变得更有意义,让自己静默的青春绽放出璀璨光芒。现在的我,凡事推己及人,在这片土地上产生了新的蜕变。“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未来的路很长,需要我不懈奋斗;未来的路很远,需要我创新进取。我要在实干笃行中,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发光发热,与他们携手相伴闯出一条共富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