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青山藏锦绣,潺潺溪水话乡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云南省泸西县向阳乡党委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依托山区特色资源、自然景观,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将“生态富矿”转化为“绿色财富”,探索出一条“产业兴、文化活、生态美”的山区文旅融合新路径。
立足田园风光,打造农文旅新景观。立足于山区高海拔的立体气候,按照因地制宜、规模发展、集中连片工作思路,划分冷、温、热“三区”,发展多元化观光农业。在冷区发展油菜花、万寿菊、冷凉蔬菜等产业,在温区发展苹果、桃子、人参果等产业,在分布于南盘江边的热区发展芭蕉、火龙果、休闲垂钓等产业,通过延伸田园种植观赏“附加项”,拓宽“一区多景”风光,深挖特色产业的旅游价值,形成集生态农业观光、果蔬采摘体验、农耕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经济。
立足民族文化,塑造农文旅新品牌。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挖掘彝族、壮族、苗族等民族文化资源,梳理民族舞蹈、原生态歌曲、民间传说故事,依托“莫棉巴”非遗文化传习馆、阿乌文化传承中心,将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结合祭山神、猜新娘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导“白彝猜新娘”“苗族芦笙舞”“阿乌刀叉舞”等特色民俗节目,办好“火把节”“花山节”“三月三”等特色民俗节日,不断提升旅游吸引力。截至目前,已吸引12万余人前来体验打卡。
立足传统村落,谋求农文旅新突破。结合“村尽其用、各展所长、聚点成面”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通过差异化打造、再活化利用,先后围绕拖落村、山色村、很坎村进行传统村落保护建设和民族特色乡村的开发打造,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彰显不同民族特色,并以小得落片区村为“突破口”,引入本土企业,整合项目资金500余万元,新建露营基地,开发建设萌宠乐园、儿童乐园等附属设施,推出林间采摘、养生露营等旅游项目,吸引2万余名游客前往基地,带动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农产品销售等创收50万余元,实现“吃住游购娱”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