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改作风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形成好的文风会风话风是检视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更是持续改作风的题中之义。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关于改进文风、会风、话风的要求,在“风”吹麦浪中让学习教育“下农田”。
让文风更精简。文风问题绝非小事,它不仅反映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更关系党的形象和事业发展。中央八项规定中明确提出“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在乡村振兴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在文章写作时要以精简文风为切入点,褪去繁文缛节的“外衣”、摘掉华而不实的“帽子”、扔掉千篇一律的“拐杖”,聚焦人民群众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急难愁盼,用回归土地的质朴让文风更精简,还要结合时代特点和工作实际,运用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语言和新颖的观点,让文章富有时代气息和个性特色;还要关注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表达,使文件简报更贴近群众生活,增强与群众的共鸣。比如,在宣传政策时,采用短视频、漫画等形式,将政策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信息,以短小精悍、求真务实、推陈出新的新文风展现党员干部新形象,让精简文风成为作风建设新名片。
让会风更质朴。会风看似小事,实则关乎党的形象、工作落实以及人民群众满意度。干货满满的会议,能让参会者明确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回去后能够迅速将会议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衡量会议开得扎实与否,不应该看规模、材料,而要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推动了多少项目、促进了多少工作。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想保持好的会风,就要围绕乡村发展的现实问题,在开会之前做好准备工作,以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的态度下农田、入庭院,围绕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认真剖析其产生的关键点、问题求解的重难点、问题解决的落脚点,做好充足的数据说明和措施罗列,以便在会上以明确的主题、清晰的思路、合理的举措进行发言,确保良好的会风成为推动工作的“助推器”;还要敢于向文山会海亮剑,让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成为一种新风尚,为推进作风建设赋能添彩。
让话风更务实。“汇报工作三分钟成绩、两分钟困难、一分钟建议”“座谈发言穿靴戴帽绕弯子”……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了推卸责任的心态。在乡村振兴的崭新赛道上,面对繁杂的基础事务,广大党员干部若不能掌握化繁为简的讲话技巧,就会让人听得一头雾水,难以鞭辟入里地阐述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务实话风,针对现阶段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语中的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比如在研究乡村振兴工作的会议上,不能只是泛泛而谈乡村振兴的重要性,而要具体到如何发展特色产业、如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等实际问题,并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党员干部要在追求“实”的话风过程中锻成求实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讲实话、明实况、干实事中答好干事创业的实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