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让读书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昌图社区党委 许华凌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春色恰如许,读书正当时。主题为“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的第30个世界读书日向我们走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每一本书都是一扇窗,邀您眺望精彩的世界;每一次阅读都是心灵的远足,引领我们抵达诗和远方。让我们以书为媒,在“通往未来的桥梁”上相遇,相遇一个伟大的时代,相遇一个富强的中国,也相遇一个用书籍装点美好人生的自己。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火种照亮了黑暗,文字打破了蒙昧,而书籍则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基因库。从结绳记事到量子存储,从甲骨卜辞到元宇宙图书馆,阅读始终是文明存续的“源代码”。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涵养身心、滋润灵魂的饕餮盛宴,是日用不觉而又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往往由阅读的厚度决定。推动全民阅读,不仅关乎个体精神成长,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战略工程,是延续文明血脉、筑牢民族精神根基的关键举措。让个体阅读汇成集体共识,让书本中的智慧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能,正是阅读作为精神食粮的核心要义,正是世界读书日确立的意义所在。

翻开一本书,如同推开一扇通向深邃世界的门——那里有历史的回响、思想的交锋和文明的积淀。读者在字里行间汲取的不仅是知识,更是重塑精神世界的养分。当前,全民阅读已形成“政策牵引—载体创新—群体触达”的立体化模式,“流动课堂+家庭小导师”模式、“市—镇—村”三级阅读网络、“一刻钟阅读圈”、沙漠美学书店、书法主题书吧……使得世界读书日不再仅是书籍的庆典,更是人们阅读范式的时代推新。

阅读是构建起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桥梁。当农民工在工地读《平凡的世界》,当程序员在地铁刷科普文章,当城乡大地遍布书香四溢的文化集市,当每个中国人都能将读书视作“精神刚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必将焕发历久弥新的蓬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在信息爆炸时代,经典阅读仍是人们获取知识、增长见闻、陶冶情操、涵养气节的重要方式和有效路径。阅读已突破阶层与地域的限制,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有力推手。

中国国家图书馆启动“文明基座工程”,用DNA存储技术将《四库全书》编码进人工合成基因链;非洲儿童通过太阳能电子书库研读《齐民要术》的旱作农业智慧……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路径,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让每个屏幕都闪耀思想的光芒,让每座城市都成为立体的图书馆,这或许是对“世界读书日”最富生命力的诠释。

站在人类文明的长河边,书籍始终是承载智慧的生命之舟。从洛阳纸贵到网络阅读,从书院琅琅到慕课云端,阅读的形式在变,但内核始终未改:它是迷茫时的指南针,浮躁时的镇静剂,更是平凡生活中的诗意栖居。当我们将读书视作呼吸般的自然存在,那些在书页间积累的微光,必将汇聚成照亮个人与民族前程的璀璨星河。

发布人:蔷薇 发布时间:2025-4-23 08:41 收藏 阅读人次:2890

初审:高朗 编辑:亦风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