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对乡镇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等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农村基层干部肩负着推动政策落地、服务群众生活的重任。唯有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廉,农村基层干部才能在工作中站稳脚跟,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为基层发展保驾护航。
涵养正气,树立良好形象。一身正气是农村基层干部开展工作的立身之本。所谓“正”,不仅是行为上的端正,更是思想上的纯粹、作风上的清廉。农村基层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一言一行都被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个公正无私、作风正派的干部,能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反之,若干部自身不正,就会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要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处事公正,在处理邻里纠纷、落实惠民政策、化解信访积案、推进环境整治中,都必须秉持公平正义的原则,不偏袒、不徇私。在与群众交往中,既要深入群众、热情服务、真情关怀,又要把握好分寸、保持理性、坚守底线,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
锤炼本领,提升履职能力。能力过硬是农村基层干部开展工作的制胜法宝。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只有自身本领过硬,才能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应对自如,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政治过硬是农村基层干部的必备条件。农村基层干部要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在大是大非面前,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业务过硬是农村基层干部开展工作的必备要求。农村基层干部要加强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提升专业素养,深入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做到业务精通;注重实践锻炼,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积累经验,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责任担当是农村基层干部的必备品质。基层工作条件艰苦、任务繁重,面对困难和挑战,农村基层干部坚决不能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应主动作为、勇于担当。
坚守底线,永葆清廉本色。廉洁奉公是农村基层干部开展工作的底气之源。农村基层干部虽然权力不大,但手中的权力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一旦出现腐败问题,不仅会损害群众利益,还会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因此,农村基层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廉洁底线,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要强化纪律意识,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加强廉洁学习,树牢廉洁底色,做到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在面对各种诱惑时,能保持定力,不为利益所动,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农村基层干部还要注重家风建设,以良好的家风涵养廉洁作风,要经常与家人沟通交流警示案例,讲解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廉洁意识、筑牢家庭廉洁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