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让清廉之风吹拂阡陌乡野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营仔镇白沙村委主任助理 罗启颖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向基层延伸的固本之策,更是净化乡村政治生态的清源之举。农村基层干部身处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其作风优劣直接影响政策落实效能与群众获得感。唯有以学习铸魂、以制度立规、以监督护航,方能确保乡村振兴蹄疾步稳,让清廉之风吹拂阡陌乡野。

立根铸魂,以思想淬炼夯实清廉根基。“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思想建设是廉洁履职的源头工程。《规定》将“坚定理想信念”“厚植为民情怀”作为首要准则,为基层干部铸牢政治灵魂。针对农村干部文化水平差异和“微腐败”隐形变异等问题,各地须以《规定》为指引,创新教育方式:运用红色资源打造“行走的廉政课堂”,让杨善洲、焦裕禄等典型事迹成为鲜活教材;开设“院落夜话”“田间讲堂”,用方言俚语解读纪律条文,使政策法规听得懂、记得住。注重激活本土文化中的廉洁基因,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传统精神融入村规民约,通过快板、地方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让清廉文化在乡风民俗中扎根。建立常态化警示教育机制,通过“身边案”警示“身边人”,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定期通报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典型案例,推动干部以案为鉴、三省吾身。只有以春风化雨之功深化思想教育,引导干部常扫“精神雾霾”、勤补“信念钙质”,才能在时代浪潮中锻造“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品格,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能。

立规明界,以制度之网缚住小微权力。“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规定》紧扣农村实际,围绕集体“三资”管理、惠民政策落实等关键领域,为小微权力运行划定清晰边界。落实《规定》,需织密制度网络,形成权责明晰、监督严密、执行有力的约束体系。一方面,细化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对土地流转、低保审核等群众关切事项,明确审批程序和标准,确保干部依规用权、群众参与监督;另一方面,深化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机制,依托信息化手段动态公示资金分配、项目进展等信息,以透明化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同时,将廉洁履职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对存在优亲厚友、滥用职权等行为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树立德才兼备、以廉为先的用人导向。针对集体资产管理薄弱环节,完善“村账乡管”“资产动态监管”等机制,确保资金流向可查、资产变动可溯。唯有通过构建严密的制度体系规范权力运行,完善监督闭环巩固治理根基,方能使乡村振兴的每项决策都经得起实践检验,每条政策都饱含为民初心,让制度优势持续转化为乡村善治效能。

监督固本,以清正之风护航振兴征程。“法立如山,贵在必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监督问责是制度落地的“助推器”。《规定》明确提出构建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贯通、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结合的监督体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须聚焦惠农补贴、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对侵占挪用、吃拿卡要等行为露头就打。针对基层“熟人社会”监督难题,推行跨区交叉检查、提级督办等机制,破除人情干扰,提升监督威慑力。群众是天然的“监督员”,需拓宽渠道,创新“扫码监督”“掌上村务”等数字化手段,鼓励村民“随手拍”“即时报”,让“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对苗头性问题运用谈心谈话、函询提醒等方式及时纠偏,对屡教不改者从严查处并公开曝光,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效果。监督效能提升关键在责任落实,需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对履责不力、问题频发者严肃追责,倒逼“一岗双责”落地生根。要让监督执纪带电生威,既设“警示红线”更筑“防护林带”,激励基层干部在振兴一线敢担当善作为,在纪律面前知敬畏、守方圆。

发布人:12371网友4rt8oy 发布时间:2025-4-23 22:19 收藏 阅读人次:5562

初审:杰瑞 编辑:李一画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