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勐仑镇强化党建引领,因地制宜,靶向施策,攥指成拳着力破解集体经济发展底子薄、基础弱的难题,探索出一条集约经营、富有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实现了从“空壳”到逐年递增的良好发展势头。
“链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唱响“地方戏”。勐仑镇坚持内部挖潜、融合发展,探索出“特色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助力、边角经济补充”为主要内容的链式产业增收模式。一是特色产业带动。以企业为龙头带动,采取“党总支+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打造“青江畔”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对接销售渠道,化零为整统筹村委会分散的各类农产品资源,陆续推出蜂蜜柚子茶、傣糯小玉米、青江畔大鹅等特色农产品,2024年中秋期间实现217.54万元产品销售,有效解决了村民销路窄、产品积压的问题;同时,大力发展柚子产业,连续举办八届“柚子节”特色农旅活动,特色活动带来了“人流量”,高效农业带来了“货流量”。二是传统产业助力。按照“稳面积、稳产量”种植思路,扎实推进橡胶、大米、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种植,坚持农事服从于节令,科学规划布局,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同时,与企业签订购销合同,按交易量进行返点,解除胶农的后顾之忧。三是边角经济补充。勐仑镇通过对接企业以每平方米8元开展光伏发电项目,鼓励村集体利用村内、周边空闲土地或与农户合作利用屋面资源,进行光伏发电,让“链式”发展效益最大化,实现小村庄产业的大发展。
“点绿成金”盘活生态资源,谋出发展路。西双版纳的野外红豆蔻资源较为丰富,且历史悠久,是著名的药食两用香料植物,版纳植物园民族植物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试验,形成红豆蔻花精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发明专利。在中科院植物园科研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勐仑镇从曼边村大面积种植柚子和橡胶的背景出发,探索进一步利用林下资源,在40亩柚子地和20亩橡胶林开展红豆蔻试点套种,并与公司签订了兜底收购协议,已初步构建起从前期研发、到中期技术支持、再到后期收购的完整产业链条。2024年,红豆蔻林下种植试点收入达3万元,预计明年产量将持续增长,实现林下经济遍地开花,有效推进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走出了一条“不砍树也致富”的绿富共赢之路。
“农文旅融合”打开市场留量,打好优势牌。勐仑镇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创新模式发展乡村旅游业,营造“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风景”的沉浸式体验环境,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添彩赋能。地处罗梭江畔的勐仑镇地理位置优越,层峦叠翠,草木丰美,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全镇森林面积达41.5万亩,天然林面积17.86万亩,湿地面积8734.1亩,森林覆盖率达84.6%。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就坐落于这个小镇,拥有“植物王国的缩影”“绿宝石的心脏”之美誉,园内收集活植物13000多种,多样性的植物,为勐仑镇的生态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勐仑镇鸟类资源丰富。积蕴深厚的森林资源孕育了丰富的鸟类资源,500多种鸟类在这里“落户安家”、繁衍生息,以么等新寨为例,“飘海鸟塘”自2020年对外营业以来,已记录包括双辫八色鸫、蓝枕花蜜鸟、银胸丝冠鸟等珍稀鸟种在内的90余种鸟类,实现经济收入30余万元。三是各村寨深挖村内资源,打造城子AAA级景区,发展特色农业项目,周末渔市、“嘎汤帕节”等活动层出不穷,产业兴旺的同时,也让人气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