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读懂《规划》 绘业兴、村美、民富锦绣画卷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众姓村选调生 何浩然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春为一岁首,农为百事先,正值人间四月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必须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战略总纲,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心用情读懂《规划》,绘就一幅业兴、村美、民富的锦绣图鉴。

科技创新赋能,擘画农业提质增效新图景。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领悟并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农业强国”的各项工作部署,学习好、运用好“千万工程”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的发展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好土地流转、农村金融、人才引留等制约发展的难题,通过集聚产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生产模式,推动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相互协作、系统发展。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主动奔走牵线,将农业科技搬到田里来、把农业专家请到乡里来,以新质生产力为发展新引擎打造智慧农业,推动新兴技术与农业企业深度合作,逐渐推广无人机喷洒、机器人采摘等智能化作业,让科技成果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生态保护优先,铺展乡村生态宜居新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生产力要素之一,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树立和践行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坚决抵制“不计成本、不顾环保、不讲质量”“可以先污染后治理”等错误观念,让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为导向,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重点任务,推进实施厕所革命、建设美丽庭院、绿色产业引进等惠民利民项目,真正让乡村“扮靓变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厚植为民情怀,永葆农民共同富裕新气象。农稳社稷,粮安天下。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总产量首次历史性突破1.4万亿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同比实际增长6.3%,乡村展现出生机勃发的景象。广大党员干部要守牢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严格落实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自觉承担起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重任,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集中、连片、优质农田实耕尽耕,始终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农民富裕道路上的“中梗阻”,充分落实好财政、金融、用地等扶持政策,成立村企合作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让农民钱袋子鼓鼓的、菜篮子满满的,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

发布人:共我良川 发布时间:2025-4-24 10:26 收藏 阅读人次:3737

初审:楚搴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