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让文化强国“燃”起来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委组织部 魏丹琳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提出,我们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广大党员干部要躬身入局,做文化基因的“守护者”、文化创新的“弄潮儿”、文化互鉴的“连心人”,让文化强国的“火炬”照亮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探寻文化根基,让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从甲骨卜辞到金石篆刻,从《诗经》《春秋》到唐诗宋词,横跨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首先要增强文化自信,才能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创新理论传播方式,将理论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借助新媒体平台推出“理论微课堂”“文化云宣讲”。要以“寻根人”的执着,传承历史文脉,将典籍中的智慧、文物中的故事、非遗中的技艺转化为现代人可感可知的精神资源,唤醒民族记忆,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深挖创新潜能,让文化潮流“破圈狂飙”。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创造的领域。当传统年画遇见动态捕捉技术,当古籍经典转化为沉浸式戏剧,传统文化便获得了穿越时空的感染力,中华文明之勃勃生气,正是在于其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内在特质。新时代新起点上,技术快速发展,传统文化也面临着突破与变革的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既要聚焦于“哪吒”等热门IP,从中解码“出圈”技巧,推出更多的优质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赋予中华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又要善于借助数字赋能,运用科技、智慧、数字化等更多方式,为文化发展助力加持,让传统文化实现由“活”到“潮”再到“燃”的提升,赋予中华优秀文化更多元的表达方式,推动传统文化更鲜活、文化自信更饱满。

架起传播桥梁,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当前,大量网剧、网络文学、网络游戏这文化“新三样”扬帆出海,不仅拓宽了文化输出的航道,更推动中国文化实现破壁式传播。在全球文化交流与互鉴愈发突显的背景下,广大党员干部要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效能,支持文艺、出版、影视、动漫等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用纪录片、影视剧等形式展示中华文化的历史年轮、呈现美美与共的东方智慧、分享“一带一路”的当代实践,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文化“国家名片”。要加强人文交流与民间互动,通过孔子学院、文化年、国际艺术节等平台,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海外受众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要善于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具象化叙事,通过“小而美”的微观视角展现“中国之治”背后的价值理念,让世界在共情中增进理解、在共鸣中凝聚共识,让中国故事“燃”起来。

发布人:努力上稿中 发布时间:2025-4-24 15:16 收藏 阅读人次:1762

初审:雨霖林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