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仲夏,我怀揣着对乡土的热忱与憧憬,走进太行山东麓的东张村。半年的基层实践,让我从初入乡村的青涩学生,逐步成长为肩负乡村振兴重担的基层工作者。在泲河的流淌陪伴中,我以党建工作为笔、环境治理为墨、农技推广为纸书写属于自己的“乡土诗”,完成选调生初任答卷。我逐渐读懂:选调生不仅是连接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更是纾解民忧的“神经末梢”。
党建领航:让档案管理“严”起来,党员队伍“强”起来
基层党建工作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政治保障。作为选调生,我认真协助村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档案管理质量关。集中开展党员档案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对在册82名党员实施全覆盖式档案核查,建立涵盖基本信息、入党程序、思想汇报等要素的标准化管理台账;直面整改材料缺失、记录不规范等问题,形成“发现—登记—整改—核验”闭环机制。同时创新构建“一人一档”全周期管理模式,实现档案电子化建档率达100%,形成了“日常动态更新、年度综合评定”的长效工作机制,为提升党员队伍管理水平、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环境攻坚:让人居环境“靓”起来,村庄颜值“美”起来
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我携手村“两委”创新构建“三查三改”工作机制:靶向清查卫生死角、立体排查河道沟渠、全域普查村容盲区。通过“入户动员+微信群推广+大喇叭广播”三维宣传矩阵,点燃群众热情。成立工作专班专项推进道路沿线垃圾堆放点整治、清淤疏浚河道,形成了“日巡查、周评比”的长效管护模式。如今,淤塞的沟渠焕发新生、清波潺潺;脏乱差的卫生死角蜕变为花香四溢的风景线。村民们自发在村务群晒出整治对比图,村庄面貌“推窗见绿、出门即景”。村民们发自内心地表示,“这才是我们向往的美丽乡村!”
农业富民:让农技推广“多”起来,农户钱包“鼓”起来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成果推广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在富村镇东张村工作的日子里,依托国家、省、市、县的三农政策,我积极协助县委组织部开展“农技下乡”专项行动,邀请县农技专家开设“田间课堂”,面对面讲授科学种植技术,惠及广大农户。针对困难群体,我们实施“暖心助耕”计划,为孤寡老人、低保户送上优质化肥等农资,解决春耕生产实际困难。通过“技术帮扶+物资支持”双轮驱动,帮助村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让科技兴农的种子在广袤田畴生根发芽,绘就乡村振兴的丰收图景。
结语:脚踏黄土心向党
基层工作如种地,需应时播种、辛勤浇灌、静待花开。这半年的基层时光,是我与东张村共同成长的珍贵历程。在这里,我深切体会到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定盘星”,只有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才能凝聚起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大合力;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先手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发展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农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只有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才能真正实现。
未来,我将继续以党建为舵、以民生为帆,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书写属于选调生的“大地论文”。我将始终保持对乡土的热爱与执着,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我愿做乡村振兴征程中的一颗“螺丝钉”,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选调生的责任与担当,让青春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最绚丽的色彩,为东张村的发展、为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