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汇聚网络正能量 引领时代新风尚”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圆满落幕,全方位展现了“十四五”期间网络文明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优质网络文化产品生产传播,充分展示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积极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共同建设网上精神家园”。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广大党员干部当读懂总书记的“家园”之喻,勇于担当、善作善成,让网络空间正能量充沛、主旋律嘹亮,为建设网络强国赋能添彩。
让正能量作品出圈出彩,展现网络文明新风貌。内容是网络的核心,优质的正能量作品则是网络文明的生动体现。近年来,一批批现象级新媒体作品不断涌现,如《习近平的文化情缘》让党的创新理论以生动的形式走进大众视野,《何以文明》等网络国际传播拳头产品,向世界展示中国风采。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热点,挖掘素材,创作更多有深度、有温度、接地气的网络作品。一方面,聚焦伟大成就,讲好发展故事。从科技创新的突破到民生改善的成果,从乡村振兴的蜕变到城市发展的活力,将这些成就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以短视频、图文、直播等多种形式呈现,让网民在感受国家发展的同时,激发爱国热情和奋斗动力。另一方面,关注平凡英雄,传播凡人微光。将退伍老兵、支教老师、外卖小哥等群体的先进事迹搬上网络,让正能量在平凡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到温暖与力量,从而塑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网络文明新风貌。
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抢占网络文明新高地。价值观是网络文明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网络空间的精神支柱。然而,网络空间信息繁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一些不良思想也时有传播。广大党员干部要肩负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让其在网络空间生根发芽。一方面,创新传播方式,让核心价值观“潮”起来。利用网络流行语、表情包、动漫等年轻人喜爱的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融入其中,制作出富有创意的内容,打破传统说教式的传播模式,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通过制作爱国主题的动漫短视频,让青少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加强互动引导,让核心价值观“活”起来。开展网络互动活动,如话题讨论、知识竞赛等,鼓励网民积极参与,在互动中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对于网络上出现的错误言论和不良思想及时予以纠正和引导,以正确价值观引领网络新风尚。
让不良信息无处遁形,营造网络文明新生态。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文明建设离不开清朗的网络环境。面对颠倒黑白的网络谣言、伤人无形的网络暴力、低俗媚俗的不良内容,党员干部要敢于“亮剑”,出重拳、下猛药。一方面,勇当网络治理排头兵,主动参与网络巡查,配合网信、公安等部门加强对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论坛社区的监督管理,如“显微镜”般敏锐发现不良信息,及时举报违规内容,构建“线上监测+线下处置”“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群防群治网络。另一方面,要提升网络素养,以清醒头脑识破信息迷雾,用专业知识辨别内容真伪,做到不被不良信息误导、不做不实信息“传声筒”、不当网络乱象“助推手”。同时,化身网络法治宣讲员,通过社区讲堂普及法律知识、短视频平台以案释法、网络直播互动答疑,增强网民法治意识,共同营造风清气正、文明健康的网络文明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