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组织工作

问需、问计、问效 让党课教育入脑入心

浙江省永康市舟山镇人民政府 黎阳芷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党课教育是淬炼党员党性修养、凝聚奋进力量的重要载体。各级党组织当以问需、问计、问效为抓手,从党课教育内容、形式、成效上着力,使其成为党员思想淬炼的“熔炉”、服务发展的“引擎”,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注入蓬勃生机。

在党课内容上,坚持问需于基层,摸准摸透需求点。党课教育要取得实效,需要精准对接基层党员的实际需求。不同行业、不同层级、不同年龄的党员,在理论认知、实践需求和学习习惯上存在显著差异:如机关党员更侧重政策理论的深度解读,农村党员更关注乡村振兴的实操方法,“两新”组织党员则更期待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实践路径。为此,需立足基层视角,通过实地调研、民意征集、蹲点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党员在政策理解、技能提升、矛盾化解等方面的现实困惑。基于调研结果,构建“需求清单—课程匹配—精准施教”的闭环体系,实现党课内容的“量体裁衣”。例如,针对农村党员开设“田间党课”,将惠农政策与种植技术培训相结合;为城市社区党员设计“治理微课堂”,围绕老旧小区改造、邻里矛盾调解等实务场景开展案例教学。做到精准供给,让党课内容真正贴合党员所需,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为党课教育提质夯实基础。

在学习方式上,坚持问计于创新,拓宽拓活形式面。如果党课教育形式单一、互动不足,就难以充分激发党员学习动能。要打破固有模式,在载体创新中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一方面,借助数字技术拓展学习场景,打造“智慧党课”生态:开发沉浸式党课 APP,运用 5G、AI 技术构建虚拟党史展馆,让党员通过交互式体验重温革命历程;制作“党课微视频”系列产品,将理论要点转化为3分钟情景剧,适配碎片化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创新“沉浸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变“单向输出”为“双向共鸣”:组织党员参与红色剧本杀、情景模拟等活动,在角色扮演中感悟初心使命;开展“党课擂台赛”,鼓励党员以辩论赛等形式分享学习心得。要推动党课课堂“下沉一线”,把教学现场设在项目工地、社区网格、企业生产线,通过实地观摩、实操演练、群众共议等方式,让党员在实践场景中深化理论认知,使党课教育真正成为提升党员能力素养的“赋能站”。

在成效评估上,坚持问效于实践,盯紧盯牢转化链。党课教育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实践转化的成效上。检验党课教育是否有效,关键看党员能否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要建立“学习—实践—评估—优化”的成效闭环机制: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列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等方式,引导党员将理论所学应用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运用大数据手段建立党员实践成效档案,从群众满意度、问题解决率、创新成果量等维度进行评估,以反馈结果推动党课内容与形式优化。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组织党员带头组建“红色业委会”,将党课中学习的群众工作方法转化为协调居民诉求的具体方案;在科技创新领域,推动党员技术骨干成立“攻关小组”,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破解技术瓶颈的思路举措。同时,要挖掘实践中涌现的“党课+实干”典型案例,通过短视频展播、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强化示范引领,让党课教育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不断焕发新活力,实现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创新”的深度跃升。

发布人:12371网友6oboth 发布时间:2025-7-2 21:58 收藏 阅读人次:2746

初审:高朗 编辑:李一画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