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羽洁

2021年个人作品集

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魏公稻里谓“公道”

  魏源在兴化代理知县时曾遭遇了一场连续暴雨,周边的河湖水位上涨,河员按照往年经验打算开坝泄洪。此时节气已近大暑,眼看稻子就要成熟,兴化的百姓听闻开坝泄洪的消息,担心不已,纷纷上堤护坝,一时民情汹汹。魏源知道这一事情后,连夜布置加固堤坝,并赶到南京两江总督行署,请求分路泄洪,最终稻谷安然无恙,百姓们都十分感念魏源的恩情,将这些稻子称为“魏公稻”。

  在听之任之与不畏困难之间,魏源选择了为民请愿“公道”,这才有了“魏公稻”的美誉。公道是为政之道,是成事之道,更是为民之道。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以此为榜样,永葆公道之心,砥砺正气、敢于担当、一心为民。

  公道是一种正气,只因“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魏源来兴化之前,运河堤防多为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难以抵挡连日降雨,当地的河员因担心堤坝决口而获罪,每逢大雨就开坝泄洪,完全不顾下游的稻子,致使连年饥荒,百姓怨声载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魏源作出了与前人不同的选择,选择的背后彰显的是敢与不正之风相斗争的浩然正气。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和政绩观,不因“畏繁重”而不应、不因“忧担责”而不为,在履职尽责中拉近干群之间的距离,从而激荡“公道正气”润民心。

  公道是一种担当,只因“为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在分路泄洪之前,当地的河员质问魏源,坝堤决口的杀身之祸谁来承担。魏源用他的行动践行着“愿用我的性命来换下河州县百姓的性命”的宣言,用自己的身躯趴在大堤上,堵在渗水处,身边的群众纷纷响应,用血肉之躯筑成信念的堤坝。视死如归的信念下是为国为民的使命担当。干部能够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够堵水口,群众就能齐抗洪。党员干部既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变“给我上”为“跟我上”,也要善于讲究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凝聚起大战大考的磅礴力量。

  公道是一种为民,只因“位卑未泯济民志,权重不移公仆心”。洪水平息后,魏源专门奏请朝廷同意,规定以后水位上涨,要先加筑堤防,不得动辄开坝泄洪,即便必须开坝,也要等庄稼收割完成之后。并带领当地百姓修筑堤坝,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情系“枝叶”,行之不倦。干部把群众放心上,群众才会把干部记心里。党员干部要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做“心系群众的父母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多到村庄走一走,多去田间看一看,常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唠唠家常,同站一片土地问问需求,切实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分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