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仔囡

2022年个人作品集

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把每一篇文章都“交由人民群众去考验”

  最近,《学习时报》策划推出《老一辈革命家怎样写文章》春节专栏,分别介绍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怎样写文章。笔者对毛泽东同志在写文章中提倡的“文章最终要交由人民群众去考验”的观点颇有感触。如果我们能够把“每一篇”文章都拿到人民群众中去“考验”,也许我们会写出更多的精品“下一篇”。

  牢记每一篇文章都要“到群众中去的”,让标题“吸引人看”。毛泽东同志认为,写文章是要吸引人去看的,如果文章吸引不了人看,这样的文章是发挥不了实际作用的。他还强调,“标题要吸引人看,这很重要”,特别是理论文章和评述类文章。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所做的一切事都应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包括写每一篇文章。在信息多如牛毛的新时代里,一篇文章映入人民群众眼帘的首先就是标题。时间如此宝贵,假如标题都与“我”无关,那内容还有何可读性?就没有必要浪费精力“点进去”浏览。所以,为文者首先要牢记每篇文章都要“到群众中去”,而不是在某个圈子里“兜圈子”,要尽可能地让其“吸引人”。让标题直奔主题、一针见血,沾群众泥土味、讲群众家常话、说群众心里话。

  牢记每一篇文章都是“专为影响人的”,让内容“像洗脸之后再照照镜子一样多看几遍”。毛泽东同志认为,写文章是“专为影响人的”,文章写好后要多看几遍,反复审看,就像“洗脸之后再照照镜子一样”,而不能马马虎虎、匆匆忙忙地拿出去害人。就像我们学习开车一样,不能只为了考取驾照而开车,要心中装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平安幸福而上路开车。写文章是为影响人而存在的,要像看护我们自己的“脸”一样去多看几遍文章,修改手误中的错别字、语病、使用不当的标点;要像“洗完脸后认真照镜子”一样,仔细地审查几遍文章的逻辑、结构、修辞手法。文章贵在反复打磨,很多时候,当我们“多看一遍”时,就会发现新的问题,就会摩擦出更新颖的思想火花。

  牢记每一篇文章都是“从群众中来的”,让真理“到实践中去检验”。毛泽东同志认为,一篇文章形成观点的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的过程;而把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传达给别人的过程,就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所以,文章是否经得起人民群众的“考验”,才是一篇文章的“生命”所在。文章里有“生命”。如果一篇文章里句句是真理,无论过多少年后,都会经得起人民群众的“考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一篇文章里再细小的问题,群众也能敏锐地发现。敏锐成就影响力,这也是“公众影响力”前面少不了“公众”二字的价值所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文章中来自实践的“真理”回炉到实践中去,来自群众的“真理”返璞到群众中去,“真理”才能永放光芒。

分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