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钰凯

2022年个人作品集

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凌云之木”拔擢在“党史之壤”

  知古鉴今,以史资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读书,学党史,读懂《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党史书籍,新时代党员干部就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地负海涵的“党史之壤”里拔擢为可挑大梁的“凌云之木”。

  “凌云之木”从根起,在“厚积薄发”中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党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千难万险,百折而不挠,李大钊、瞿秋白、邓稼先、黄文秀、陈祥榕代代相承,英雄辈出……其中的“精神密码”就是理想信念的坚定,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如磐,可以说,政治上的坚定来自理想信念上的至信。革命理想高于天。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在新征程上奋发有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考出好成绩,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就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常学常新、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浩如烟海的党史,架构起深厚广博的党史知识体系。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把党史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活教材”,在学懂弄通党史中明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深刻感悟伟大事业“其作始也简,其将毕必也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凌云之木”的根在党史厚培中“向下生长”。

  “凌云之木”擎天立,在“博观约取”中坚定历史自信之心。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续写新时代新征程上磅礴奋进“新篇章”,历史自信之心是“防火墙”“安全网”“稳定剂”,必须在清醒的历史认知上坚持正确的党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读中国历史,就不知道中国的伟大。”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厚积党史,也要博观中华传统文化,要贯通古今,找到精神的共通、情感的共鸣,以学习党的历史为重点,认真领会党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逻辑,读懂党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最新表现形态,挽救和改变了近代以来趋于式微的中华文化,开辟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新境界。党史里的是中国。要树立大历史观,在博观中华传统文化中许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高远志向,将己身的“小忧乐”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忧乐”。“不读世界历史,就悟不出中国的特色。”要跳出中国看世界,更要看过世界爱中国,熟读世界历史,汲取各国发展经验,在“治乱对比”中洞察历史规律,增强历史自信,让“凌云之木”的身在党史滋养中“向上参天”。

  “凌云之木”万年青,在“务求实效”中练就担当为民之风。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昂首奋进新征程的“关键当口”,新时代党员干部只能做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观望,必须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乱云飞渡中不松懈、不推诿、不掉队。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百年党史印证了颠扑不破的真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赓续好“红色江山”,新时代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就要树牢正确政绩观,把人民的生活“看在眼中、装在心上”,慎终如始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谋事创业的奋斗目标。长路有险夷,前进道路上不可避免有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胸怀“国之大者”,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不懈斗争,积极锤炼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在应对国内的和国际的、传统的和非传统的、“黑天鹅”和“灰犀牛”等风险挑战中挺起脊梁、冲锋在前,让“凌云之木”的势在党史笃行中“欣欣向荣”。

分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