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仔囡

2022年个人作品集

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一件296块补丁军大衣给我们上了三堂课

  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褪了色的军大衣,上面缝满了296块大大小小颜色各异的补丁。这件军大衣是国家一级革命文物,是老一辈军垦人艰苦创业的见证,给我们上了三堂生动的课。

  上好蓝色绿色补丁里的“军人荣誉课”。每一块补丁都是一枚军功章,296块补丁就是296枚军功章。军功章是军人的荣誉,荣誉就是军人的第二生命。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说:“在一切高尚的情感中,荣誉心是人的最高尚的情感之一,是战争中使军队获得灵魂的生命力。”这件令人驻足的296块补丁军大衣,是由一位曾跟随王震将军进疆的军垦老战士王德明捐赠的。他后来转业成为一名机肥工人。军大衣内外的补丁颜色虽花花绿绿,但细心观察会发现,大衣外面的补丁以蓝色和绿色为主。虽然那时连蓝色和绿色的布都非常少见,但他觉得蓝色和绿色才是军装的颜色,才适合缝在军装外面。所以,蓝色绿色,就是军垦老兵对军人职业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就是军人至高无上荣誉。

  上好缝296块补丁也不舍得扔的“军人作风课”。296这个数字,据说是在征集文物时,人们一块一块数出来的。衣服破了又补、补了又破,缝了又烂、烂了又缝。常人也会在衣服上打补丁,但鲜有人能把补丁打到296块之多,通常打到几块时就把整个衣服当旧衣服扔掉了,连送人都拉不下面子送。然而,王德明却对女儿说,我的爱好就是缝补我的绿军装。这件军大衣见证了军垦第一代艰苦创业、屯垦戍边的奋斗历程,给今天生活得越来越幸福的我们上了一堂穿越时空的艰苦奋斗“军人作风课”。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疆百废待兴。当时,刚刚成立的新疆军区生产合作社由于缺乏资金,只能靠军垦战士们自力更生。现在,即使生活条件变好了,王德明老人也从没舍得将旧衣物扔掉。

  上好永远不随衣服褪色而褪色的“军人本色课”。这件296块补丁军大衣已走过了70多个年头。军大衣颜色早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去了,但军人的本色永远不会褪色。“这件军绿色大衣已经洗得发白,衣袖也因为一层又一层的补丁变得僵硬;原来的羊皮里子摞满各种颜色的补丁,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质地了。”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副馆长蔡晓川说。军绿色被洗得发白,然而军人本色绝不能随衣服褪色而“褪色”,要永远保持吃得高原磨炼之苦、自然条件恶劣之苦、物质生活清贫之苦、离别亲人思念之苦的吃苦耐劳本色,永远保持遵守革命军队一切服从命令的组织纪律、艰苦朴素的生活纪律、不怕苦不怕累的战斗纪律的严守纪律本色,永远保持为大家、舍小家的忠诚本色。

分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