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龙

2022年个人作品集

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从“十人桥”汲取初心力量

  1948年11月8日,淮海战役中,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所属一支部队奉命追击国民党黄百韬兵团63军后卫部队,行至沂河时,道路被湍急的河水拦腰截断。为加快追击速度,迅速通过沂河,围歼堰头之敌,部队临时用木板和两架梯子扎在一起搭建浮桥,但因河水湍急,浮桥无桩,很容易被冲走,且战士们走在上面左摇右摆,极易落水。紧急关口,10名战士跳入水中,以身为桩,扛起浮桥,保证了部队迅速过河。史称“十人桥”。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中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功勋历史,就是要不忘初心,从中汲取攻城拔寨、攻坚克难的力量,将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汲取“十人桥”中“跟我上”的先锋之力。兵贵神速,危急时刻,“同志们,下来扛着”,副排长范学福和班长马选云挺身而出,全班齐刷刷地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10人分为2列,以人为桩扛起浮桥,坚守75分钟,保障部队顺利通过,为达成作战目标,争取了可贵的时间窗口,创造了战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战争年代,喊一声“跟我上”和吼一声“给我上”,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党指挥下的人民军队,关键时刻不乏党员干部的挺身而出,和国民党军官吆喝着,赶鸭子一般的“给我上”,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攸关胜负,决定了人民军队必胜,反动派军队必败。红色血脉历久弥新,面向新征程,“跟我上”的冲锋,永远胜过“给我上”的命令。党员干部当敢于向难而进、迎难而上,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团结带领人民在民族复兴道路上,汇聚成上下同欲、攻坚克难的恢宏伟力,将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汲取“十人桥”中无惧死生勇向前的担当之力。冬日的沂河水,已见薄冰,10名战士,尽管身着单衣,但为了战役全局,为了战斗胜利,仍毅然决然跳入冰冷的河水中,这背后有革命必胜的信念,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担当,人民军队始终是一支党和人民可以相信、可以放心、可以依靠的关键力量。红色血脉不因时光交替而有丝毫衰减,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近年来疫情防控斗争的第一线敢于“逆行”冲锋;在汛情火灾的考验面前,敢于“逆行”出击;在边境地区捍卫领土主权的斗争中,敢于“逆行”战斗。“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诚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对党员干部来说,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我们要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线,敢接“烫手山芋”,勇为“热锅上的蚂蚁”,在栉风沐雨的实践中,不断砥砺意志、锤炼本领,成为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才。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汲取“十人桥”中攥指成拳立成桥的团结之力。10人一心,一桥立成;百人一心、千人一心,“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千千万万人团结一心,则何难不可克、何功不可建?我们看到,扛着重机枪的战士担心因重量过大,扛桥的战士撑不住,就要下水自行过河。站在桥头的战士孙书贤急切地喊道:“快过吧,同志,打仗还心软什么!”就这样一个又一个连队从桥上通过。“其政治意义,大大超过这一行动的军事价值。”这是纵队司令员聂凤智将军对“十人桥”壮举的高度评价。为了战斗胜利,范学福们可以以身为桥桩,勇扛激流;为了战斗胜利,董存瑞们可以扛起炸药包,以身体为支撑,与敌人同归于尽。为了革命胜利,无数知名不知名的勇士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十人桥”故事。伟大事业永无止境,牺牲奉献精神永不过时。面向新征程,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放大人生格局,只要党和人民有需要,“纵千万人吾等往矣”;要善于凝聚力量、激发民智民力,用智慧和汗水,让青春和热血在祖国壮丽的事业中璀璨绽放!

分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