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程

2022年个人作品集

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读懂“人民满意”中的“小”与“大”

  8月30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受表彰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勉励他们牢记使命责任、勇于担当作为。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满意”既是校对为民初心的“基准线”,也是评价工作实效的“度量衡”,还是彰显民生温度的“晴雨表”,广大青年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追求,心中怀揣人民,肩上扛起担当,步伐践行责任,将无数“小我”融入“为民洪流”的“大我”中,汇聚涓涓“暖流”涌入人民心田,让人民群众的“小确幸”看得见、摸得着,始终都在。

  心中怀揣人民,“时刻放心不下”,要情系“小牵挂”,勾勒“大图景”。“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为民服务是人民公仆的初心所系,使命所在,本色所显;是思想上的念兹在兹,情怀上的落地生花,行动上的身体力行。无论是以赤诚丹心映照乡村振兴“春山在望”,用苦干实干让人民群众走进“向往的生活”的驻村第一书记王利斌,抑或是以炽热暖心化解群众“急难愁盼”,用全心全意赢得群众真心点赞的“邻居书记”陶湘闽……他们始终秉持“一心为公,竭诚为民”的理念,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笃行不怠,矢志不渝,不畏挑战,无惧风雨。广大青年干部要读懂“人民满意”的深刻内涵,在追求“人民满意”中映照初心熠熠闪耀,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群众需求”牢记于心,把“群众意志”高高置顶,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念,切实做到情系群众“小牵挂”;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在为民的生动实践中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善解群众所忧所急所难,始终与群众心连心,以人民心为心,方能挥毫泼墨振兴“大图景”。

  肩上扛起担当,“不负可为时代”,要立足“小岗位”,展现“大作为”。“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荣誉背后,是他们始终锚定“奋斗目标”、昂扬“奋发热情”、激活“奋进引擎”,用心用情用力书写的感人事迹,是他们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等为民实践中不辞辛苦、不计回报、不惧艰险的付出背影。他们中既有在雪域高原,走了38年巡边护边之路的格桑旦增;也有在南海岛礁,年复一年守护海疆、奋力保护海洋生态的陈燕华;还有在渔业生产第一线潜心研究,突破渔业科技攻关的李万彬……他们即便面对着恶劣的环境,未知的挑战,严峻的考验,仍然立足于自身的“小岗位”,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广大青年干部要主动下沉基层一线“熔炉”,锤炼自身“硬核本领”,在平凡岗位上展现不凡精彩,赢得非凡作为。一方面要向人民群众“拜师学艺”,要勤于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勇毅前行的智慧和勇气,成为为民服务的“好把式”。另一方面要用好基层实践这本“无字之书”,敢于在不同战场上“摸爬滚打”,勇于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挺身而出”,善于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激扬青春“担当”底气,练就为民服务的“铁肩膀”,善作善成的“真功夫”。

  步伐践行责任,“争做大山儿女”,要聚焦“小心愿”,服务“大民生”。此次表彰的397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198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分别来自于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岗位,不同的战线上,但是相同的是他们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情深意切,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公仆本色,彰显着榜样力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无论是开设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累计帮助农民工讨回被拖欠劳务费5000余万元的张彪;还是想方设法,推动柳州螺蛳粉产业做大做强的贾建功;抑或是从警37年,以热血铸就警魂,把生命奉献给公安事业的潘东升……他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幸福喜乐,安危冷暖惦记于心,践行于实,从疫情防控到抗洪抢险、从改善民生到乡村振兴,他们始终聚焦于人民群众的“小心愿”,以一心为民的磅礴力量真抓实干,为民纾困。广大青年干部要“争做大山儿女”,翻越“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拆解“千头万绪”,“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关键是要用好基层工作的“望闻问切”法,要望得见群众的“喜怒哀乐”,闻得到群众的“酸甜苦辣”,问得出群众的“急难愁盼”,切得准群众的“疑难杂症”,群众之事无小事,要以每一个“小心愿”为切入点,翘动服务群众的“大民生”,让群众的喜笑颜开常驻心间。

分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