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逸涛

2023年个人作品集

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扎根“希望田野”积蓄“向上力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基层是吃苦耐劳的“练兵场”、锤炼意志的“磨刀石”,干部扎根基层才能练出攻坚克难的“真功夫”,成就勇立潮头的“大心脏”。新时代青年干部要做一颗“种子”,扎根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希望田野”中,夯实“根基”,蓄积向上拔节的力量,让青春追寻“奉献之光”闪耀“复兴”征途。

  向下“沉淀”,汲取理论力量,涵养卓越向上的“源动力”。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理论武装越坚定自觉,理想信念之火就燃得越旺,对党忠诚之光就照得越亮,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就不会迷失航向。青年干部扎根基层,要保持思想上的纯净无杂念,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对党绝对忠诚的“老实人”,去认真研读基层这本厚重的“百科全书”,以“小学生”的姿态找到乡村产业发展的“智慧”,从基层这座“黄金屋”中找到乡村产业创新的“发力点”,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向下“俯身”,汲取奋进力量,涵养攻坚克难的“战斗力”。为国者,以民为基;民者,万世之本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基层是直面群众的第一线,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事关群众安危冷暖和切身利益,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坚持与群众“心换心”,始终保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用不负人民的初心,换取人民群众放心。“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青年干部决不能当游离漂浮的“看客”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太平官”,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至”基层,向下扎实“为民”之根,练就“说土话、穿布鞋”的本领,在一遍遍丈量广袤基层沃土中,一步步迈稳为民服务步子,真正成为群众的“暖心人”。

  向下“蹲苗”,汲取实践力量,涵养脚踏实地的“硬实力”。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基层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殡葬改革、危房改造、文明创建、信访维稳等任务和问题相互交织、千头万绪,困难多、矛盾多、意见多是一线常态,要想挑起这副沉甸甸的金扁担,还需要一副坚强有力的“硬肩膀”。天降大任于斯人,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青年干部要清醒认识到“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要学会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用汗水浇灌青春,舍弃爱惜羽毛的心理,勇于做“苦行僧”,多经历几次风吹雨打,在接“烫手山芋”中把经历变成经验,把阅历变成能力,茁壮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飞鸟不会因云团而迷失方向,它们志向明确,自如地穿梭云间。青年干部在基层只有真正来基层“走一遭”,尝遍基层的酸甜苦辣咸,耐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才能在漫漫人生路途中走得坦然、走得稳健、走得长远,才能护航新时代“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分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