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长鑫

2023年个人作品集

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三宜三忌”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调查研究一直是共产党人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如何运用好这一“利器”,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有精准论述:“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思维,大兴调研,下到基层去、走进百姓心中,求真务实、精准发力、乘风破浪,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贡献力量。

  宜求真务实,忌走马观花。近日,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首场中外记者会上有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走马观花”式的调研,发现不了“民间高手”,汇聚不到“民间智慧”。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才能拨开浮云、看清本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东北平原到青藏高原、从滚滚长江到九曲黄河、从西北内陆到热带海岛……习近平总书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江南北、绘国计民生蓝图,正由于一次次走访、一遍遍座谈,听取真实声音、品味乡村的“味道”,脱贫攻坚的步伐才会稳步快走、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道路才永不止步。广大党员干部在调研中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当蜻蜓点水的“打卡式干部”。要深入困难多、群众意见多的地方,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在泥土中增进感情,在交谈中探寻实情。

  宜精准发力,忌不分主次。百年前,革命先辈李大钊同志寄托着普通民众的深刻同情,对人力车夫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底层人民生活现状,为旧中国变革积蓄蓬勃力量;中央苏区扩大期间,面对党内干部不愿了解实际、教条主义存在的现象,毛泽东通过寻乌调查,加深对中国社会认识,为修正党内风气提供了理论指导。广大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中要坚持问题导向、靶向发力,以最小“动作”实现最大“力量”。在调研方式上,一方面,要做足调研准备,做细规划计划,力争“选题”精准,多走“群众路线”,而不是“亮点路线”“预约路线”,为了调研而调研;另一方面,要加强部门联动,善于用“四不两直”的方式直入基层,确保调研不“一窝蜂”、不“层层陪同”,既“提质”又“减负”。调研方法上,要针对不同的情况,用好普遍调查法、典型调查法、会议调查法、试点调查法等方法,善于“十个手指弹钢琴”,出准招、早见效。

  宜乘风破浪,忌得过且过。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真正的调研过程绝对没有“吃喝玩乐”,必然充满艰辛,费尽心力。党内公认的调查研究典范人物陈云曾利用蹲点调查法进行农村调查,在上海市青浦县小蒸人民公社住了15天,其所撰写的三份报告对于恢复与发展农副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调查研究的核心点是联系群众,落脚点是解决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调研时,不能仅满足于写出了一篇调研报告就“草草了事”,要心里装着问题、胸中怀着毅力,积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直面困难,不怕麻烦、不甘寂寞、勇往直前,做到“板凳甘坐十年冷,报告不写半句空”。要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时刻警醒自身,多听、多看、多问、多思,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矛盾、见微知著、解决隐患、举一反三,总结形成普适性规律。要特别关注艰难生活的人群、特殊群体,有的放矢“解剖麻雀”、争取效果事半功倍,为分析研判、科学决策掌握关键性资料。 

分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