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裕

2023年个人作品集

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

主题教育成效当“利长远”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第一批主题教育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党中央部署,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务求实效。分批次的安排让部分党员干部认为教育有“时限”、学习有“终点”,从而精心盘算着如何“顺利过关”,不求实不求细,只求快只求过。有着这样的错误认识只会导致主题教育“一阵风”,成果经不住检验,实效到不了群众心坎。各级党员干部必须自查自纠,让主题教育的成效“利长远”,党性锤炼时刻“在路上”。

抓实理论学习不应“一时”而要“一贯”。俗话说,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开展主题教育,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党员干部在时代发展中把能力磨精磨尖,以此在风浪面前游刃有余。党员干部作为学习的主体,倘若在“躺平”心态的影响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态度不诚恳、不积极,必然导致学习效果打折扣,学不到真功夫,掌握不了硬本领。因此必须把学习融入日常,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主动进行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提升。既要把握集中学、课堂学的机会,在领导、讲师的带动下知之明、信之深,又要合理运用独自学的时间,把线上学习当做强化党性教育的新阵地,结合公众号、学习强国中的优质内容在信念夯实、能力扎实上走在前列。将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做到真学真懂,常态长效。

深入调查研究没有“周期”只有“长期”。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更是密切联系群众,于实践中破题解题落实主题教育成效的关键。党员干部思想层面认识不到位,就必然导致开展调查研究“热一阵冷一阵”,来去敷衍,调得不深、研得不透,看似“轰轰烈烈”,实际只是“一场空”。调查研究实不实,关键要看问题挖得真不真,办法找得好不好。党员干部要把它当作解决问题的常规手段,拒绝“坐大巴”“看盆景”,既要“蹲点”也要“解剖麻雀”,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深入一线刨根问底、追根溯源,摒弃“花架子”调研才能把问题找准找真。调查过后要展开深入研究,对看到的、听到的整理归纳,有的放矢将问题“连根带起”,科学开展分析研判,找到规律,进而使出实招真招好招。

开展作风建设不分“节点”抓在“长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看主题教育是否有成效,最直观的感受是看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是否有明显进步。”存在“过关”心态,究其根本,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在作祟,绞尽脑汁如何“过关”,在作风建设上必然“闭关”,在群众心里必然也“过不了关”。开展主题教育,是党员干部自我检视、自我剖析的契机,以主题教育为镜,常照常改才能常新。党员干部必须把作风建设抓在平时,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初心使命,照出原形,查出症结,才能立抓立改,落实成效。要坚持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久久为功抓实作风建设。以“群众满意”为标尺,多听群众的“辣言辣语”,从群众脸上看整改是否到了点上,从源头上矫正作风,抵制“过关”心态。

主题教育并不是过关,而是抓当下、利长远的党性加强、党性锤炼,各级党员干部要把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让主题教育在自己的成长中真正“留痕”,督促能力、作风向好,争当新征程的得力干将。

分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