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姐姐,屋头没油了,帮我送桶菜籽油上来嘛。”“要的,我马上来!”四川泸州市泸县云锦镇烟霞阁社区“送货郎”尹平提着一桶油进了隔壁小区,为这位居民送货上门。“防控疫情期间,居民不方便出门,那我就自愿帮他们买上门!东西放在家门口,敲了门就走,钱就转到我微信上,我不多收一分钱,大家也不见面,既方便群众,又避免病毒传播。”尹平如是说。
这是泸州市近万人的“党员送货郎”工作中的一个细节。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各地的防控工作没有丝毫懈怠。就当前的防控来说,加强小区进出人员的管理成了关键。为此,泸州各区县、各乡镇(街道)第一时间在疫情防控物资保障一线设立临时党支部80多个,组建这支“党员送货郎”队伍,对需要居家隔离的重点人员、行动不便的年老体弱以及日常生活需要等人群,通过包干到户和“群众点单”等方式,提供采购日常生活用品、收取快递、送货服务,将滚热的“爱”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关心“隔离”人员,隔人不隔“关爱”。对于居家隔离的人员,由于人多生活需求就大。据悉,很多地方都给居民办理了“通行证”,有的小区允许在严格检测的前提下每户由一人出门采购能供三天生活的必需品。当然,这能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但是,就居家的日子,毕竟还有诸多柴米油盐酱醋茶需要供给,而在“疫区”,恐怕就根本不能出门搞采购。为此,像泸州这样的“党员送货郎”就很好地补齐了这一“短板”。通过有针对性的真诚“服务”,让这些“隔离”人员能安心生活,静待花开。人员虽然“隔离”了,但没有“隔”开党组织的一片“关爱”。
关怀“老弱”群体,诠释敬老“情怀”。除了“居家隔离人员”,还有一类群众在生活上也存在困难,那就是“行动不便的年老体弱”人群。这些老人家或身体虚弱、残疾者,倘若子女们还在外地没能回来,那生活就面临困难,同时也缺少关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泸州市的“党员送货郎”,对这样的人群,也实行“包干到户”,负责他们生活日常用品的采购等。这样,“行动不便的年老体弱”者,只要呆在家中,就不缺生活用品,能够安心地生活。这样的“送货”,既解决了“老弱”群体的生活问题,又很好地诠释了党员干部那浓浓的敬老爱老情怀。
关注“琐屑”服务,工作不留“空白”。所谓“群众点单”,就是群众将需求告知“党员送货郎”,由“送货郎”们分头办理,然后点对点地送到家门口,主人通过微信付费。从现象上来看,这些“送货郎”有点像外卖小哥,而区别就在于外卖小哥要收取报酬,而这些“党员送货郎”全部无偿服务。春节里,那些在外辛苦一年本想回家过个热闹春节的群众,却因为疫情只能居家观察,生活必须品肯定缺这少那,就算定时定人可以采购,也往往买不周全。而“党员送货郎”们随时把生活必需品送到他们家里,就很好地弥补了群众的日常“琐屑”这一“空白”,将防控工作开展得更好。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曾说:“最高的道德就是不断地为人服务,为人类的爱而工作。”作为新时代最基层的党员干部,在这场战“疫”中断然不会是旁观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服务者。目前,就疫情防控来说,全国各地的党组织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在用因地制宜的方式战斗。像泸州的“党员送货郎”那样,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滴灌”到群众生活的细节中,将那份滚热的“爱”传递给每一位群众,是义务,更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