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对“家风”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总是片面地认为家风就是电视剧里看到的家规,便觉得我家没有家风。后来才懂得,家风是一种家庭风气,是一种精神力量。家风是在长辈们的一言一行、一姿一态中养成的,这种养成是潜移默化的,是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的。
养成记一:节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
我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去了。我的爷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对粮食有着很深的情怀,每次在场坝晒完稻谷后,他都会认认真真地将散落在场坝上的谷子一粒一粒捡起来,每次吃饭时都会将掉在桌上的米粒夹起来吃掉,嘴里还念叨着:“粒粒皆辛苦啊,莫浪费了”。记忆深刻的是爷爷的胶鞋,那是一双打了很多补丁的解放鞋,每次家里人要求给他买双新鞋,他都笑嘻嘻地说:“你看,我嘞个鞋补一补还是可以穿嘛,没得必要浪费钱”。爷爷的节俭品质深深影响了我,现在的我也养成了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养成记二:勤劳——“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我的爷爷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去地里干农活,他经常教育我们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在学习上也是楞个”。他常要求我们早起背书,有时也会要求我们随他早起去地里干活,让我们感受农民的辛苦,他总说只有勤奋才能让生活过得更好。我小时候字写得很丑,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像抱鸡母刨的”,于是他便要求我每天回家写完作业就坚持练习写字,他说:“如果一遍写不好就写十遍,十遍还写不好那就写一百遍。”如今被人夸写得一手好字,我也暗自欢喜、暗自感恩。
养成记三:恭谨——“恭敬谦逊,戒骄戒躁;谨言慎行,宽厚忍让”
由于性格直爽,固执己见,自己认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所以爷爷有时就很容易得罪他人,奶奶也经常说他是“嗷卵犟”。工作后,爷爷经常打电话和我谈心,交代我在外一定要慎言慎行,多听多看,少说多做,切忌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对待领导要谦逊恭敬,对待同事要宽厚包容,对待群众要和善友好。也正是因为爷爷的谆谆教诲,在外工作的我少犯了一些错误,少走了一些弯路。
养成记四:为民——“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的爷爷是一个老农民,也是一个老革命。他在村里干了四十多年的社长,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他便是公社的会计,那时候为了群众的一两分工分便和其他干部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说他“斤斤计较”,他总说“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是社员的一分都不能少”。我爷爷现在70多岁了,依然在村里担任社长,社里群众都很尊敬他、信服他,镇里拨下产业管护资金,他便组织群众管护产业,老百姓都愿意配合爷爷搞工作。“刘队长从不赊账,每次都是现结工钱”。由于爷爷年纪大了,记忆力大不如从前,有一次县里来人查账,发现逗不拢账,急得他几天都没吃好没睡好,结果是因为他漏记了一笔开支。奶奶时常念叨:“搞了这么多年工作,没讨到好不说,还弄得人睡都睡不着”。爷爷总是笑呵呵地回应:“公家的钱揣包里我是睡不着”。有时看着爷爷因为老百姓的入户路问题和施工方和村里的干部吵得面红耳赤,我真切感受到爷爷心中的为民情怀,感受到基层老党员的“纯真”。
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能够在这样的“家风”培育下成长,我感到很荣幸也很自豪,作为一个基层干部,我也将持续身体力行,将我们的家风赓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