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为“家庭、家族”,风为“风尚、风气”,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沿袭下来的传统风尚和价值准则。它既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告诫,也是“不准吸毒、不准赌博、不准酗酒”的家规;既是近代《曾国藩家书》里的治学之道,也是现代“讲文明、懂礼貌”的教导。低头沉思,我家的家风,蕴藏在父亲苍劲有力的书法里,在潜移默化间“刻”进我的生命中。
“德如美玉终生守,善似清泉一生流”,从父亲的书法中我学会了“善”。每天清晨5点钟,父亲准时起床,洗漱结束后便会点上一炉香,拿起他的专用毛笔写上这句话开启一天的生活。我打趣他的生活像哲学家“康德的散步”,时间精准、内容一致。父亲却说,写字会入心,写多了善良的品德会自然的融入自己生命中。孩童时期,我并不理解父亲所写所说,而今,工作之后才发现父亲挂在嘴边的“德与善”真的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我生命中。公交车让座、帮助不会写字的老人健康登记……这些小事累积起来似乎就是家风的成效;以百姓心为心、做“有为干部”……这些担当和责任正是“善”外化为“善为”的表现。如今细细品味,这更与我们共产党人的“做人民勤务员”息息相关,积小善为大善。
“成由勤俭败由奢”,从父亲的书法中我学会了“俭”。他常说,“崇尚勤俭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的风尚”。节俭是一种生活态度亦是一种美德。父亲将春秋时期季文子家族以俭传家三世宰相的故事总结为“成由勤俭败由奢”,并将这句话写下来裱挂在客厅墙上。直至今日,53岁的他仍坚持每日记账,打好家里开支的“各项算盘”。我也始终牢记父亲的教导,将“勤俭节约”融入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态度中,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光盘行动”中严于律己,在“党员带头过紧日子”中牢记自己的初心,在实践中涵养“俭”德,争做“廉”者。
“见贤思齐”,从父亲的书法中我学会了“思”。犹记得7岁那年第一次学写书法的场景,父亲手把手教我写的第一句话便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父亲说:“一个人想变得优秀,就要经常反思自己,选择别人的优点学习,看到别人缺点,要及时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这个过程就叫做见贤思齐”。这四个字既蕴含着“要做贤者”的理想和志向,也藏着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姿态。如今成为基层工作人员的我,抬眼望着墙上这幅字又收获了新的内涵:要在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上“思齐”;在基层砥砺奋斗、争做贡献上“思齐”;在对照学习英雄模范审视自己差距上“思齐”;更要在小事小节上,时时“思齐”。这才是合格的先锋战士应有的奋斗姿态。
家风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让我们内心处的根扎得更深,让我们心中的情变得更浓。在人生路上,父亲用书法传的“家风”我始终牢记,字数不多、话语不长,看似简单,却终身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