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史学习教育

物印初心:匾额背后的家国情怀

山东(寿光)农村干部学院 王敏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这是68年前山东寿光县政府颁发的一块木质牌匾,匾上早已斑驳不堪,上面“一门五英”的题字也因年月久远而辨认不清。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飘摇,它终于静静地躺在山东寿光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陈列馆的展柜里,向参观者诉说着背后的故事。

  匾额的主人叫王鸿烈,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老人一生经历了清末、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中国最动荡不安的岁月。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守着祖传的小饭馆安安稳稳地过日子,然而,当时社会的黑暗注定了“安稳日子”只是他不可企及的梦想。

  小小的饭馆在迎来送往中见证了太多社会动荡和人情冷暖。直到有一天,他见到了一群“不一样”的人。老人听说这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老人不懂,只知道这支队伍视老百姓为亲人,没有压榨和剥削,他们是只剩一条被子也要分给老百姓半条的好人。在与这支队伍的接触中,老人看到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打鬼子。渐渐地,老人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的小饭馆变成了秘密情报中转站,为当地共产党人的抗日活动收集和传递情报。

  自己本想投身革命,无奈年事已高。老人共有五个儿子,1937年寿光全县爆发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前,他就将大儿子送到了部队。大儿子是八支队出了名的“神枪手”,百米之外能一枪把敌人的勺子打断,敌人对他又恨又怕,曾悬赏抓捕。不幸的是,八支队东进胶东时,他因伤被捕,受尽折磨后英勇就义。

  丧子之痛没能动摇老人送子报国的初衷,他又接连送三个儿子参加了八支队,只留最小的儿子在身边。

  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白热化,也是最为艰苦时候,转战鲁中的八支队急需补充兵源。老人听说八支队回乡征兵的消息后,义无反顾地将身边唯一的小儿子带到了征兵处。乡里乡亲都知道,这已经是老人最后的亲人了。但无论乡亲们和征兵队的同志怎么劝,老人的态度无比坚决。最后,乡亲们“强行”将老人和小儿子带回家锁起房门。谁料两人半夜竟从窗户“逃”出,奔波一夜,终于追赶上了新兵大部队。

  事后,面对村里人的不解,王鸿烈老人说:“俺一个农民,没那么多为什么。自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俺知道这支队伍是真为老百姓、真抗日。”我想,这就是王鸿烈老人送五子参军的朴素初心。为了这份初心,老人因“五子抗战”的红色背景多次被捕入狱,但这是他在民族大义面前的坚定选择,即使承受丧子之痛,即使无人养老送终,他也无怨无悔。

  解放之后,政府授予了老人这块木牌匾,“一门五英”四个大字映出了老人炽热的家国情怀,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未曾黯淡它耀眼的光华。它留给后人的是感动,是震撼,更是激励。在那段峥嵘岁月里正是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一门五英”们负重前行,驱散旧中国的阴霾、黑暗与寒冷,点亮民族希望,为我们换得无尽的烂漫春光。
发布人:粉色胡杨 发布时间:2021-5-10 14:35 收藏 阅读人次:6020

初审:高朗 编辑:马小哈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