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史学习教育

一张尘封借据 一段鱼水恩情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福新街道办事处 贾晓建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档案馆内,向世人展览着一张“破旧”的褶皱借据,这张借据是略显发黄的毛边纸材质,由于时间久远再加上饱经战火的洗礼,纸张边缘已经受损严重,纸上多处位置也有明显的破损小洞。但当我们仔细参阅这张“破旧”借据时,六行毛笔字工整地跃然在借据纸之上。由此,一段长征过程中红军与瑶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浮出水面。


  借据虽破,书写的却是永恒的承诺。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伟大长征之路由此开启。10月29日,长征初期红军突破国民党封锁进入到湖南省汝城县内,由于人员众多、动静较大,当地瑶民不知具体情况,纷纷赶着家畜,扛着粮食外出躲避。红军到来后,虽然村子空无一人,但红军纪律严明,严令战士们不得借宿于农户家内,更不能动农户的一针一线,所有红军战士均在空地自扎草棚过夜。一段时间后,村民见红军有纪律、讲原则,躲避在外的瑶民也放心地陆续回到村里。村民胡四德通过了解得知这支仁义之师已经几天几夜没吃过什么东西时,心里既震惊又难受,便自发地同族人共同商议帮助红军筹集粮食,渡过难关。在全村人共同努力下,各家各户自发筹粮,总共筹集到105担稻谷、3头生猪、12只鸡,送到了红军手中。部队离开时,红军司令员叶祖令郑重地写下一张借据,并对胡四德说:“胡伯伯,现在红军筹款非常困难,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国就会解放,那时候,请您拿它去找政府兑现吧!”1996年暖春伊始,村民胡运海整修老屋灶台时,在墙里面发现了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里面放着的赫然就是当年的这张借据,这借据,一写便是62年。

  借据虽旧,记载的却是淳朴的恩情。汝城县土地贫瘠,山地气候显著,常年低温、多雾,土地贫瘠,不宜农作物生长。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村民种植出的粮食非常珍贵。可以说“衣裳破烂”“短衣匮食”是当时村民真实的生存写照。中央红军在汝城县内的16天里,一方面浴血奋战、成功突破敌人的第二道封锁线,一方面打土豪、分田地,宣扬马克思主义正确革命理论。就在这短短的16天时间里,红军通过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拥护,当地村民愿意倾全村之力支援红军。据后来汝城县党史专家研究分析,借据里筹集到的粮食,相当于当时胡氏宗族150余人大半年的口粮。瑶民们的淳朴的恩情在这150余人大半年口粮中一览无遗。红军离开后,胡四德将借据悄悄藏了起来,直到去世前后人也不曾知晓有这样一张借据存在。

  借据虽皱,描绘的却是不变的初心。胡运海发现借据的消息不胫而走,村干部将此事上报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1997年5月17日,汝城县委、县政府、县人民武装部按时价折合,在官亨村隆重举行了兑现仪式,共向胡运海兑现1.5万元。胡运海非常激动,他表示,没想到党和政府会对多年以前的这张借据如此关心,时隔多年,依然不折不扣地兑现了当时的承诺。胡运海随即将其中1万元捐献给村里的学校,用于修缮简陋校舍。“一张借据”所反映的正是军爱民、民拥军的深刻内涵。我们党根植于人民,依赖于人民,一切工作都以人民为中心。一借一还,一兑一捐,情意绵长,寓意深远,这其中承载着的是党和人民生死相依的深厚情感,蕴含着的是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红色密码,续写着的是党和政府坚持一心为民的不变初心。
发布人:贾晓建 发布时间:2021-5-17 16:43 收藏 阅读人次:4859

初审:李爱国 编辑:李一画 责编:亦风 回复